1)第七七八章 官家嘱咐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军在接近善阐府后,稀稀拉拉的包围圈,以及表演式的作战,让人看着都有些假。

  “大帅,这样可以吗?”

  这已经不是战前议事了,指挥部就像饮宴,一群将帅都随意的坐着。这样的战斗,的确不需要他们出面。

  就是小孩子过家家,他们丢不起那人。

  整个大军的武将、文佐官,包括监察官,都一副样子。仿佛他们不是来大战,而是来游玩饮宴的。

  王舜臣不擅长谋略,只精于战术。可就是他都能看出来这战事的假,太假了。

  “他们有得选?”

  章惇接过机宜文字端过来的茶,随口回了一声王舜臣。

  对于王舜臣这样子,也是没法了。

  战前议事,自决定围三缺一,给善阐府里贵人逃跑机会时,这王舜臣就睡着了。

  后面到底议定的什么,他根本不知道。

  偌大的指挥部里,一个个将领都老神在在的,就跟在汴梁饮宴时差不多。

  就他王舜臣一副忧虑的劲头。

  现在所谓的围三缺一,就跟过家家一般,也难怪所有的将帅都如此悠闲了。

  没办法。

  在议定围三缺一,并指向剿灭大理所有反对力量后,章惇跟诸位将帅讲了官家所谓的面授机宜。

  官家是面授机宜了,可官家只是把有些事给章惇讲了。从监察衙门推动时,汴梁的那些配合性的操作,到这次太子遇袭的谋局……

  结果是,在场的将帅没有一个敢自认为能比得过善阐城里那位。

  说白了,这一次大军可能面对的是一位可称为谋略大家的人物。

  至于官家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不是他们将帅该考虑的,而这一战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

  章惇自认为不一定比善阐城里那位做的更好,他更习惯直接。

  看向种建中,这算是这一代军将中数的上数的,也是一脸敬佩。

  “所有聪明人都会犯一个毛病,就是会在自己的脑子里完善一个看似混乱的局面……这是官家说过的。”

  “还有,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计谋都无解。这也是官家说的。”

  “我部南征,或许并不需要计谋,因为有绝对实力!”

  种建中如此陈述,才让章惇最终选择了现在的这种围城之法。

  官家说过一种方法:换位思考。

  章惇就尝试着如果现在善阐城里那位是自己,自己又会怎样考虑。

  突围?只要对大宋战力了解的人,就不会考虑在大宋军伍围困下正面突围。

  那位可是在讲武堂、工坊城都有过历练的,不可能不知道大宋军卒的战力。

  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正面突围那就是送死。

  大宋军卒集结的速度,远不是大理军卒可比的,搭配上矮脚马也不行。

  然后呢?怎样想?

  负隅顽抗,还是算了吧。大理军原本的战力不用提,即便是被国朝训练过的那三千火枪兵,仅仅是一个回合,就已经崩溃了。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