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五零章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例了,甚至军备物质的增减,对于边境驻军也都习以为常。

  “官家,煤油的制作转运,内阁已经完成了方略的制定。只是,在煤油出售问题上,争议较大。”

  王安石和吕惠卿奏对,就煤油出售的问题向官家问计。

  王安石好像也在改变,最起码在煤油此事上,没有再把内阁的争端引到官家跟前,没有期望官家当着所有内阁的面给与他无原则的支持。

  “争议的焦点是什么?”

  “回官家,争议集中在发售代理的问题上,道、府、州以及到郡县里一级,如何确定出售商贾,指定的标准如何等等,内阁皆有争议。”

  说白了,还是个利益问题,王安石对于内阁这种为利益而争辩到不可开交的现象很反感。但是,他确实没有妥善解决争议。

  工坊城在官家试验煤油后,已经开始在汴梁推行了。王安石虽然有些恼怒工坊城这种不经过内阁首肯的做法,倒也没对工坊城指手画脚,谁都知道,工坊城是官家的领地。

  也是因为煤油在汴梁的推广,让朝臣们都知道了煤油这回事,也导致了内阁的争论有些难以协调。

  内阁并不能独立存在,王安石也不例外,都有自己的门生故旧,也有相对亲近的朝臣和势力,包括乡党之类,总是有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

  王安石虽然对因为利益争辩不以为然,可从他早年提携的官员来看,他同样有亲疏之别,王安石也是个以亲近论能力的内阁。

  所以,当朝臣、地方乡绅、商贾各方力量影响内阁的情况下,就很难达成一致了。

  也考虑过扑卖,毕竟工坊城的产品和工艺扑卖过很多次了,甚至也考虑过像酒监和茶监一样推动。

  可国朝现在对于官员的使用,在三级决策制推行时,就已经有了相关法令,就连茶酒盐铁都已经缩减了官员编制,统一归市易管理了,又怎能另设衙门?

  至于扑卖······

  “那就采用扑卖的方式吧!”

  赵曦觉得这不该是事,因为利益相关,争论肯定会有的。简单的处置就是了。

  “官家,煤油源自火油,应该受朝廷管制。再之,煤油习性不确定,按苏阁老的说法,稍微不慎,便是走水的祸事。”

  “商贾和百姓,不能奢望其能如工坊城那般严格执行规范的流程。而煤油的转运和储存,又将有工坊城和轨道指导。扑卖恐怕难以推行。”

  对于王安石所说的理由,赵曦有点无奈。想了想也是,不清楚以前,好像自己见到的,国朝的扑卖还没有针对这种抽象意义的扑卖,也就是只针对销售权的扑卖······这是个名头的扑卖。

  当然,内阁也是纠结在转运和朝廷有限管理的问题上了。

  “单纯扑卖销售权,同时将轨道转运以及工坊城储存指导的价格添加进去,为方便管理,可以尝试以道、府、州以及郡县一地一家的形式扑卖。”

  “煤油的售价由朝廷统一制定,国朝所有州府一个售价。又是朝廷半管制物事,不需要竞争。至于说怎样制定煤油价格,达到平衡工坊城、朝廷、地方商贾以及百姓等各方诉求,这是市易方面的事。”

  站在朝廷的立场,有争议是好事。

  该不是吕惠卿这边定价和工坊城的售价腾出太大的利润空间吧?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