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部分_施主,请留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声演员当中,绝对算是有学问的。丁爷跟曲艺老前辈金晓珊是邻居,又喜爱相声,所以天天到金先生家学艺。

  金先生是曲艺票友,满族旗人。过去有钱人喜好曲艺,但是绝对不会靠这个挣钱,人家就是说着玩儿,到各大宅门走堂会,耗财买脸。丁爷学会了说相声,家里也没让他干这行,而是到崇文门外的青山居当伙计。

  青山居是个茶馆,老北京玉器行的人都在那儿谈生意,三教九流、社会各界的人想买卖玉器也都去那儿。这里包括从清宫造办处玉作出来的师傅,以及破落的旗人显贵,那可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丁爷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了太多的知识,风土人情、秘闻野史、社会交际、美食小吃、地名典故……无所不包,所以丁爷堪称一位合格的民俗学家。

  丁爷晚年的时候,给我讲了很多他当茶坊的时候听到的故事。可惜我那时候没心没肺,要是都给记下来,也是不错的老北京民俗史料。

  青山居附近有不少玉器作坊,丁爷后来就进玉器店当了学徒、练就了鉴别真伪的好眼力,也学会了雕琢玉器的手艺,造假、修补的技术也知道不少。粉碎“四人帮”之后,曾经有人要请他到玉器店当顾问。他离不开相声,所以婉言谢绝。要是真重操就业,估计比说相声挣的钱多出不少。

  90年代初,师父有个街坊要投资玉器,打算用全部财产买个老物件,说转手一卖就能翻十倍。那时候还不像现在,电视台有那么多鉴宝节目,随便找个人就能给长长眼,那时候懂玉的人不多。师父好心眼儿,怕邻居上当,“您先把东西拿过来,我带你找个高人看看。”师父带着邻居来到了丁爷家。丁爷打开屋里的管儿灯,拿玉器对着管灯一照,“假的。”

  邻居当时什么话都没说,跟师父出来之后,把嘴一撇,“这老头儿干吗的呀?您瞧他住那间小平房,家里连件儿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他见过玉器吗?”师父一瞧,人家不信丁爷,那咱就甭劝啦。结果呢,这个邻居买了那件东西,赔个倾家荡产,从此之后就消失了。

  师父认识个朋友,非要把家传的一个玉器镯子卖给师父。正好儿我在场,跟那人说:“我们先拿回去看看吧。”那人很不屑,“您随便看,是假的我赔你十倍的钱。”拿到丁爷家,对着管儿灯一照,“河南做的假,是如何如何做的。”师父把丁爷的话原封不动跟朋友一说,朋友傻眼了,“那什么……我看走眼了……回见吧,您呐……”从此他也消失了。

  还是说丁爷年轻时候的事儿吧。丁爷虽说在玉器行,可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没事儿就跟着金晓珊演堂会去。西单有露天的相声场子,丁爷还经常去义务演出,就为过瘾。那时候跟他搭档的也是玉器行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