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卷楚汉 第314章巨鹿之战的谈与打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布置军中,加强警戒,防止敌军偷袭。

  这是章邯的老辣之处。

  在章邯的征战履历中,有三成的胜仗都是靠偷袭,一举击溃敌军,取得战役胜利的。

  对于偷袭,无论是天时地利,兵力部署,还是作战的机会把握,章邯都颇有心得,可以说,章邯是偷袭方面的战术大师。

  喜欢偷袭别人的,自然也会将防偷袭时刻放在首位。

  章邯知道,偷袭一旦成功,往往可以在根本上改变战局。

  如果自己的军队,在谈判期间或者达成协议之前,被敌军偷袭成功,那章邯等人就只剩逃跑一条路可走,连坐在对手谈判桌前的资格都没有了。

  何况,对面那个项羽,典型的嗜血好战,对靠武力征服,有着近乎痴迷的狂热。这一点,章邯在知道对手是项羽后,对其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就像当年研究曾经的对手,项羽的叔父项梁一样。

  任何一个出色的将领,在领军打仗之前,必做的功课之一就是要充分的了解对手。所谓的知兵不如知将,抓住对方将帅的弱点,针对性施展战术,才是保证己方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策略之一。

  就像后世的曹孟德,之所以在官渡能以少胜多,完全是出于对小时候的玩伴袁本初性格弱点的了解,才放手袭击乌巢,断其粮道,一战而胜的。

  此时的章邯,做了两手准备,一手抓谈判,一手抓战争。

  事实也正如章邯预料的那样,当晚,正当章邯和司马欣、董翳在帐中商议和谈事宜的时候,军中有瞭望哨来报,漳河方向发现一支来路不明的军队,正悄悄向大营靠近。

  章邯立即中止了会议,吩咐司马欣带人,指挥营门处准备弩箭标枪,一待敌军靠近,一律标枪弩箭伺候;同时让董翳带一支骑兵从北面出营,绕到敌军后面进行攻击。

  一切安排妥当,只等敌军接近。

  不一会儿,蒲将军带着骑兵来到章邯大营前,看看只有一箭之地的时候,布置阵型,准备发起进攻。

  忽然,只听得秦军营中一阵梆子响,顿时,大营内火把齐明,众军发声喊,一排排弩箭直向楚军飞射过来。

  蒲将军一见秦军有了准备,料想偷袭不成,自度以手里现有的兵力,无法强攻,于是,吩咐军队后撤。

  撤退的命令刚一下达,就见身后有一支骑兵杀到,正是董翳率领的秦军。

  当下,双方混战在一起。借着秦营内的火光,双方刀剑铿锵,战马嘶鸣。

  蒲将军且战且退,董翳率军步步紧逼,看看快到漳河岸边,项羽的二万步卒援军杀到,接应蒲将军从三户津渡口,向漳河南岸退去。

  蒲将军带领残军退回楚军大寨,检点了一下兵马,损失足足三成。

  蒲将军将章邯大营早有准备的情况,向项羽做了报告,项羽默默无语。

  这次投机取巧,以楚军失败而告终。

  双方再次陷入对峙的局面。这一对峙,又是一个多月。

  这时,促使双方坐下来谈判的机会又出现了。

  项羽军的后勤保障再次出了问题,楚军缺粮了。

  而章邯这里,接到了咸阳催促进攻的命令。

  【作者题外话】:为欢迎读者朋友们发表观点,作者建了一个QQ交流群949901369,随时恭候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当然,也可以搬个板凳只听不语。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