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9章 高祖的孝心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政客们如法炮制。

  在这些事情过后,尤其是韩信事件之后,张良已经暗自心生退意。

  张良自忖道:“想我张家累世相韩,韩为秦灭,所以不惜花费重金,行刺始皇,替韩复仇。”

  “现在秦已灭亡,汉室已经崛兴,我只凭着三寸之舌,为帝王师,至此也应该知足了。”

  “荀子曾说‘物禁大盛’,须知物极必反,愿从此不问世事,得从赤松子游,方足了我一生。”

  因此,张良来向高祖请辞。

  高祖怎么肯让张良谢职,不过准许他休养,有事仍要入朝。

  张良自此,于是,拿出当年黄石公所赐的书籍,学道家的导引吐纳方法,经常辟谷,并且杜门不出,谢绝交游。

  随后,高祖诏定元勋功臣十八人位次,功臣受封一百多人。

  转眼间已是夏天,高祖在洛阳处理完以上政务,移驾回到栎阳,看望家眷,尊太公为太上皇,五日一朝太公。

  太公是个乡间出身,也没当过太上皇,就按照乡下的习惯,享受着儿子的拜见和问安。

  但后来太公的管家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就对太公说道:“皇帝虽是太公的儿子,究竟是个人主;太公虽是皇帝的父亲,究竟是个人臣,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呢!”

  太公闻所未闻,急忙问管家,该用何种礼仪见自己的儿子。

  管家教太公如此如此。

  所以,等高祖再次来拜见时,太公在门口拿着扫帚扫道路,恭敬相迎(这就是“拥彗迎门”的来历)。

  高祖大惊,慌忙下车,扶住太公,太公道:

  “皇帝乃是人主,天下共仰,为何为我一人,自乱天下法度呢。”

  高祖听罢,也猛然省悟,忙问太公原因。

  太公就将管家的话,详细说了一遍。

  高祖听罢,想出了一个主意,就尊太公为太上皇。命左右取出黄金五百斤,赏赐给太公的管家。

  太公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未曾为人君、后来成为太上皇的人,也是第一位在世就被尊为太上皇的人。

  刘太公喜欢种菜,高祖就命人在御花园的空地给父亲种植蔬菜。

  但太公一直在农村生活,又喜欢简朴,爱动不爱静,从前在老家无拘无束,倒还清闲自在,做了太上皇后,受了许多束缚,反比不得在乡下时候,对城里的一切很不适应,因此常提及故乡,时常想回去。

  高祖听太公这样说,就命令宫中的能工巧匠,到故乡丰邑,把那里的田园屋宇,绘成图样,就在栎阳附近的骊邑,照样建筑。

  又回老家,将太公熟悉的许多父老乡亲找来一起居住,平时就请太上皇到此游览,与父老乡亲闲坐谈心,不拘礼节。

  太上皇这才开心起来。

  更有一次,高祖为太公祝寿,对太公说:“老爹你以前常说我没有赖以生存的本事,赚不到什么钱,不如二哥。现在我的事业和二哥比起来哪个大?”

  太公看着自己这个最有出息的儿子,父子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