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一章 小皇帝的疑惑_诸天从亮剑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墨宝来贿赂?”周侗放下手上的瓜皮,起身靠在垂杨柳上,笑道:“过年时我家的对联儿,算是有着落了。”

  “呵。”苏轼大手一挥,表示一副对联,还不是有手就行?这根本不算事儿。

  西瓜吃完,张秀与苏轼准备告辞了...小皇帝估计也快醒了,他们这两位老师,也该回去上课了。

  高太后心里美啊,心说自己就是有眼光...小天师的武功“天下无双”,苏大学士又是当世文豪,有这样两位老师教他,岂能不成才?

  高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是注定不能长久的,毕竟自己的年纪也大了...小皇帝迟早是要亲政的。

  她不过一阶妇人,可也有一番报复,不求名留青史,只愿保着大宋江山不落于旁人之手。历史上的教训有很多,皇帝年幼继位时...往往就是一个国家动荡的开端。

  尤其先帝当政时期,新政与旧政之争最是尖锐...但旧党的势力毕竟根深蒂固,王安石纵然雄才大略,也只是凭借着先帝作为强硬的后盾,才能勉强推行变法之策,以至于仇敌满朝。

  眼下先帝驾崩,又有何人能够支持王安石继续变法?更别说先帝在时都已经有几分悔意...旧党已经有死灰复燃之势。

  所以高太后才当机立断,将司马光等人昭回朝廷,一来是他们的确实势力很大,二来这些人也真的是有本事,三来...他们的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就算能掌控朝政,也就几年的光景,等皇帝长大了,他们这些老家伙正好也该死个差不多了。

  正好一代新臣换旧臣。

  先帝就不同了...他继位时,这些老臣就是朝中的重臣,还正是年富力强之际,不仅不听先帝的话,还让先帝听他们的话,这怎么能行?

  否则又何必变法?

  高太后想法很简单,这些老家伙想要权,就放给他们权...否则逼急了,他们自己来取怎么办?

  放给他们权,就应该办实事儿了吧?那就把生命最后的光辉也挥洒给大宋吧,本宫陪你们一起。

  高太后的良苦用心,小皇帝自然是感受不到,他甚至对高太后有些不满意...因为有一些人在他耳边说了一些闲话,比如:以母改子之制,非是圣道云云...

  这一日,小皇帝便对着张秀与苏轼说起了此事。

  苏轼闻言眉头稍皱,说实话...他虽然看不惯新党,并且还上书陈词,言及新法的弊病...最后因乌台诗案,被新党抓住把柄,险些丢了性命...但他也算不上是旧党的人。

  虽然他的师友多是旧党,但他本身一向是就事论事...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这一次能够东山再起,也是因为吃了被新党迫害的红利。

  这件事情上,他其实并没有什么发言权,毕竟高太后一手把他提拔起来,他也不能转头就讲高太后的的“坏话”吧?

  苏轼这样想,其实也是认为高太后这样做是不合适的。

  张秀到没有这些顾忌,便向着小皇帝问道:“官家如何认为?”

  小皇帝想了一阵儿,道:“我认为皇祖母做得不对。”

  张秀又问道:“那怎么做才是对的呢?”

  小皇帝张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就是不知该如何开口,可他眼珠子一转,却是看向了苏轼,问道:“先生以为如何?”

  苏轼:???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