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单元 操练 第四章(5)话外有音_四面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门外的人看得胆寒。大军毫不避讳,老三一要求,他就扒了衣服,展览他身上的动物迷彩。

  “看这里。”他拍着**说:“五福临门。”**的一边,刺着五只黑蝙蝠。

  老三望着另一边的彩色卡通猪笑道:“这边肯定是肥猪拱门啦?“

  大军说:“是不懂还是拿我找?猪,跟牛八朱谐音,朱门,就是有钱人家,老师,老师对不对?”

  我看着他的**笑道:“对对对,有钱人家。”

  “看我两条腿了么?乌龙盘柱,底稿沓的是**的华表,肚子上这个,早期作品了,麻姑献寿,现在都不时兴往身上刺人物了,怕降不住啊。看后面,我自己看不见,是我最满意的披肩龙和下山虎。胳膊上这活儿就不能提了,十六七岁时候瞎弄着玩的,那龙有点象菜蛇了,败笔。脚面上就甭看了,一边一金鱼,那也叫鲜亮!”大军精神亢奋地给我们介绍着,象个职业导游。

  老三羡慕地笑道:“我一直想弄身活儿,几次都没赶上手艺好的,现在老了,再弄一身花出去,让人骂啊,老不正经似的。其实我这里也有个东西。”边说边拉下半截裤子点给我们看,他肌肉开放的大包下面,刺着“王天赐”三个字,每个字有铜钱大小。

  “我儿子的名字,我在广州劳教的时候,儿子刚过满月,想儿子啊,就刺了这个,现在都有些模糊了。”

  老三拉上裤子,笑问对面铺的刘大畅:“老刘,在西北那么多年没弄活儿?”

  刘大畅笑道:“老活儿了,没水平。”

  “露露,给兄弟借鉴借鉴。”大军兴奋地撺掇。

  刘大畅撩了一下囚服,露出肚皮上一幅粗糙的写意般的人物画来:“刘海赶樵,太老了,有二十多年了吧,墨都散了。”

  大军笑道:“怎么上了这么个活儿?那时候流行这个咋的?”

  “咳,不就是觉得好玩嘛,那时候太小,看人家刺,就跟着刺,还求爷爷似的不愿意给你弄哪。”刘大畅把衣服抻平整了。

  “那是啦,二五眼的人,谁给您费那个劲?在劳改队里能往身上上活儿的,怎么也得先混个牌儿名啊,鸟屁都给弄一身花儿,上哪显人头去?”

  老三笑道:“要是倒退十年,我说啥也得弄身披挂出去,怎么也进来一回,在外面还真没有这个心思。”

  大军说:“你要真有心思,回头我马上安排。每年开春、秋后,是上活儿的好时候,冬天太冷,夏天又容易感染。除了我,三中那边有好几个手艺还行的,已经开始忙活着了,这里面跟外头一样,什么人才都讲究扎堆儿,锁找门、碗找盆、泥鳅找淄泥儿——怎么样,上不上?”

  老三笑道:“不是那岁数啦。”

  “人还能叫岁数给挡住?关键看你心气,心气有了,岁数就没了——人活,就活一个精神!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