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2章 江南大地的钢盔(上)_从八百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而且唐刀心里更清楚,就是这批天之骄子,中国空军最后的精锐,也即将消耗殆尽。

  连绵三月的淞沪大战,有90余名中国优秀飞行员和他们的战机一起,永坠淞沪之空。

  但这,不过是中国空军悲哀之始。

  日本拥有着完善的工业结构和强大的训练基础,飞机越打越多,历经空战的飞行员越打越强,而中国所有飞机都是从国外采购,打一架少一架。

  历经淞沪苦战的中国飞行员每次驾机升空,往往要单挑对方10架甚至20架飞机。

  这已经注定了中国空军的小伙子们,无论再怎么骁勇善战,技术无敌,最后都只有一个结局:殉国。

  有着红武士之称的中国空军的‘四大金刚’之一刘淬刚,率三架战机半月前星夜驰援山西,天气恶劣能见度极低,友机飞至途中只能返航,但其依然单机驰援,结果于撞上山西高平县的魁星楼。

  飞机没有爆炸、没有起火,就那样静静地悬在楼上,悬在那座拥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城楼上。

  他的祖先,见证了这个后世子孙的英勇,头颅垂下,手依然牢牢握住飞机的方向舵。

  而另外两位在淞沪空战中大放异彩的‘东北飞鹰’和‘江南大地的钢盔’,也将在未来的一月中分别战死。

  最后一位仅存的由飞行中队长晋升为大队长的李桂丹,也将在三月后血洒长空。

  翻开当年中国空军的花名册:高志航、乐以琴、刘粹刚、李桂丹、沈崇海、陈怀民......那批在中国历史的天空中刻下自己名字的精英飞行员的名字,全都伴随着一个残酷的事实:几乎没有一个活过1938年,几乎没有一个活过30岁。

  此刻的他们,是否能创造一个奇迹?

  唐刀心里没底。

  而2500米的高空中,10架以雁形阵型疾驰而来的‘头雁’的机舱中,年轻的飞行员眼里闪过坚毅,只是在通话器里说出四个字:“随我杀敌!”

  狠狠踏住油门,霍克iii已达400公里的时速再度增加,高达430公里的设计最高时速将年轻飞行员座下战机像一支利箭一般射向几乎同等高度的8架日机编队。

  一架战机就跟在他的左侧50米落后100米,另外两架战机在其左侧落后大约300米,跟着他一起,将战机提高至全速,冲向几公里外的日机编队。

  而另外六架,则直接俯冲向下,他们的目标显然是另外六架刚刚才拉升至1600米高空的日本战机。

  战术意图无比明显,虽然是以六架对六架,但从2500米高空冲下的霍克iii明显有着速度上面的优势,又是居高临下,别说还带着沉重航弹的九六舰爆机,就是速度更高的九六舰战,也不会是霍克iii型战机的对手。

  只是,前提是他率领的4架战机能牵制住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