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8章租赁会贤堂_穿越八零多张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来全权处理这些事,胡星河比较放心。

  他心里是知道的,只要他不直接参与经营,要真出什么事,自己的责任也不大。

  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印刷厂的问题,二一个就是营业用房问题。

  没法子,这些事都是自己张罗起来了的,现在有问题了,他们找自己也是应该的,找别人也没人管哪!

  刚才在小姨那儿,一说印刷厂胡星河就跑是有原因的。就因为京城符合要求的印刷厂不多,好不容易找了三个,现如今还是不够用,哪有那么多印刷厂啊!

  暂时只能是有多少卖多少了,不能可劲的印制啊,要是积压了就麻烦了。

  关于房子,其实他早就有了想法,紧挨着十七号院的十八号,会贤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胡星河知道,这里住的都是音乐学院的人,每天都有老师进出,也有帅哥靓女来去。

  这会贤堂前部邻海,为十二开间大玻璃窗二层楼,雕梁画栋,门辟其间。

  门口马头墙上挂“会贤堂饭庄”铜牌,大门门簪上镌刻“群贤毕至”四字。后院分东西两路,有房百余间,有花园和一座戏台,这些建筑被拆毁了不少,现在仅存有文物建筑65间。

  会贤堂是西城文物保护单位,光绪时礼部侍郎的私邸。

  清光绪十六(1890)年开设的“会贤堂”饭庄,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是文人墨客聚会的场所,也是唱堂会的地方。

  1947年5月18日,辅仁大学的八个学友集资,以一亿多法币购买下当时被确定为“敌伪产”的会贤堂,捐赠给母校,会贤堂便成为辅仁大学的校友楼。

  解放后,人民政府将北平私立辅仁大学合并入京城师范大学;人民政府将会贤堂校友楼收回,归为国家所有,分派给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指定分配给京城师范大学,因此将前海北沿18号的会贤堂作为教职工宿舍予以了分配和管理。

  1956年由京城师范大学音图两系分离出“京城艺术师范学院”;1959年“京城艺术师范学院”更名为“京城艺术学院”;1964年“京城艺术学院”又再度更名为现今依存的“中国音乐学院”。因此入住在会贤堂院内原京师大的教职员工,也随着单位名称的更名,变更到现在的“中国音乐学院”或依旧为“京城师范大学”的员工。

  这些原委,是胡星河找到侯德海之后,才了解的。

  “星河啊,这十八号情况有点复杂,里面住的都是教职员工,也有的是学生什么的,你现在想用这的房子,怕是不太好办。”

  “猴哥,你误会了。我不是想买,这房子是国家的,也不可能买得了,我是想通过房管所和街道,共同和学校商量,看能不能租过来,把京味京韵特色民宿搞的更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