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五章 登基后的一道考题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卖命啊!”

  金濂冷哼一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厉声说道:“备倭军、备操军我你二十万,方今外御为急,兵食七升,即忘身赴难,一石百升,一天两万石,够不够?”

  朱祁钰稍微算了算,一天两万,可以供给28万左右大军,食用一天。

  “账目能这么算吗?带兵打仗这么简单,你怎么不去带兵啊?算盘一拿,就能打了?你以为你谁啊!”石亨立刻就有些不满的说道。

  金濂丝毫没给石亨好脸色,继续说道:“带就带,谁怕谁!谁没带过兵吗?你在大同戍边,我还在福建平叛呢!”

  金濂可不怕这种挤兑,他带过兵,才有这么大的胆气说这个。

  朱祁钰刚打算说话,比如说让兵部先把军士用的粮取走,再把各库还给户部,但是他转念一想又不对,这样一来,兵部又管兵,又管粮。

  这以后,京城这地界儿,谁说了算?

  “于老师父?”朱祁钰看着于谦,他有些疑惑。

  “陛下,京师粮价根由不在粮仓,臣让军士把持粮仓也是无奈之举,还请陛下明察。”于谦站起身来俯首说道。

  “详细说说。”朱祁钰当然不信于谦打算造反。

  于谦站着朗声说道:“金尚书,你心里也清楚,京中粮价飞涨,是军士们持仓导致的吗?”

  “陛下,粮道未曾断绝,通惠河通了,即便是兵祸在即,可是河道依旧日夜繁忙,晨时开闸,万舸争流。”

  “之前供应少了一成,可是粮价一直涨到了京师一成的人买不起的时候,才稳在了四两一石。”

  “眼下供应多了,但是京中粮价非但没有平抑,反而疯涨,乃是有人囤货居奇。”

  朱祁钰认真思虑了一番,有些疑惑的问道:“不对啊,供应少了一成,粮价从五钱涨到了四两,这是翻了八倍啊。”

  一两等于十钱,五钱到四两,何止是一成的人买不起?

  于谦冷哼了一声,继续说道:“供应少了一成,商贾闻风而动,至少吃进了四成以上的粮食!”

  “他们左手放钱,七进十三出,右手卡着粮食不卖,百姓去他们的钱庄借钱,又到他们的粮店买粮。”

  “倒一倒手,就赚了百姓们的地,赚了百姓们的工坊,赚的还不够多吗?这些人要不是把手伸到了京师五百库,某怎么会派兵前往库房?”

  朱祁钰眉头紧锁的听完了于谦的说法,放钱其实就是借贷,七进十三出就是借十两银子,钱庄只给七两,最后还钱还给钱庄十三两。

  百姓们拿着借到的钱去买他们囤货居奇抬价的粮食,还要背负高额的利息。

  朱祁钰面色不善的看着金濂,疑惑的问道:“可有此事?京师粮仓乃是重地,为何会有人把手伸到了京库之内?”

  这不等同于将手伸到了朱祁钰的裤裆里掏摸吗?

  没有粮食,打个屁仗!

  金濂擦了擦额头的汗,颇为无奈,有些事不上称四两,上称千斤都打不住。

  于谦得势不饶人,他看金濂回答不上来,继续说道:“户部吏员负责东便门内东市,万舸入京,粮食屯集东市,最后为何都散到了几个大商贾手中?”

  “顺天府开仓放粮,近八成的粮食都被谁给吃了进去?顺天府库的粮食,现在都在谁手里!”

  兴安在朱祁钰的耳边说道:“陛下,刑部尚书俞士悦,御史徐有贞求见。”

  啧啧,朱祁钰兴趣大增,这绝对不是巧合,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早已波澜壮阔。

  “请!”朱祁钰点头说道。

  朝臣们的支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遇到了棘手的事,你处理不好,那必然大失所望,要是处理得当,朝臣内心的天平也会慢慢倾斜。

  政治,就像是一场辩论赛,你说你对,我说我对,但是一直对的人,就会得到大多数人的用户。

  这应该是大臣们,在他登基后的一道考题了。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