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二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_隋末之万钧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商部拆分的程序已经启动,冯治庭和姜孝恪两人这段时间非常紧张。

  皇上金口玉言,一直在履行当年对他们做出的承诺,因此两家赚得是盆满钵满。

  可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这次商部拆分,不知道多少人盯上了他们的位子。

  据说连长孙无忌都动了心思,不过被皇上给驳回了。

  可对于冯治庭和姜孝恪两人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偏偏商部很多东西是经不起查的,他们能不紧张吗?

  “玄成,你这一次可是把他们吓坏了。”政和殿内,姜万钧正和魏征两人说着话。

  与外头的热热闹闹的气氛相比,政和殿里却是冷清了许多。

  魏征听出了姜万钧对冯治庭和姜孝恪两人的维护之意,他也头疼,商部的事非常复杂,有些东西已经超出他所掌握的知识范围了。

  大宁眼下正通过商业手段,将周围的国家和部落紧紧绑在大宁这艘船上。

  这么多使团来到长安,不仅仅是因为大宁拥有超强的武力,更多的还是因为“有利可图”。

  虽然魏征不想承认,但无可辩驳的是,今天大宁能有如此国威,商人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正如姜万钧之前所说,“大宁军会让敌人恐惧;中原文化会让敌人敬仰;只有利益才能让敌人变成朋友,乃至变成自己人。”

  周边的四夷崇尚中原文化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看看颉利可汗就知道了,当颉利可汗重用中原人进行内部改革的时候,遇到了强大的阻力。

  为什么?

  因为那些贵族明白,他们必须尽可能保持文化上的独立性,才能保住自己的财富。

  颉利可汗也明白这一点,但他需要通过向中原王朝学习,来强大自身。

  当他们变得强大之后,就可以入侵中原,继而将中原的一切据为己有,包括文化。

  “经济”,“军事”,“文化”,这三个要素摆在一起,最吸引人的反而是很多人之前很容易忽视的“经济”。

  果然应了那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前一阵子,魏征得到皇上的授意,需要派驻一些官员和文人士子去西域,结果愿意主动前往的少之又少,就连那些寒门子弟也不愿意远离长安这个权利中心。

  偏偏佛门愿意去,道门愿意去,商人愿意去,这是何故?

  说到底还是利益啊!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若大宁不派人入场,那些地方慢慢就会被其他势力给蚕食。前隋拿下了吐谷浑,可是短短几年,前隋便失去了对那里的控制。即便没有朕,李轨,薛举等人也会跳出来,这就是前车之鉴啊!”姜万钧也发愁,可是他自己又分身乏术,总不能亲自下去治理地方,大宁那么多郡县。

  “可是陛下,像冯治庭和姜孝恪这样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