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_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9/七流

  赵和平打开电视,坐在了电视面前。

  王光明就住在他隔壁,但是老婆去的早,唯一的儿子也在国外领事馆工作,带着老婆孩子一起。

  于是,王光明只好来到了赵和平家里蹭电视。

  免得太冷清。

  果不其然,赵和平也在看直播,是教育频道。

  电视台上,正在放诺贝尔奖的介绍,偶尔穿插着央视记者的现场报告,赵和平已经听腻了。

  王光明:“今年咱们和老美关系这么紧张,你觉得能有奖吗?”

  他说的言下之意是啥,不言而喻。

  赵和平:“今年,整个生物界都没什么突出成果。就算是击鼓传花,也该轮到乔御了吧?要我说,几年前就该得奖的。我估计是他们不想让诺奖最年轻获奖人记录被华国人刷新。”

  王光明叹息一声:“起码还差2小时才公布呢,到时候都凌晨1点了,难熬噢。”

  隔了会,敲门声又响了起来。

  警卫员一开门,缺了颗门牙的周学部站在门外,露出一个笑来。

  一个人看直播,容易犯困。

  还是老同事在一起,比较舒坦。

  周学部抓了一把瓜子,想吃,被王光明硬生生从手心里抠了出去。

  “你胆固醇高,别吃这些。对身体不好。”

  周学部只好喝白开水:“咱们都等了五年了,这是第六年。”

  赵和平语气十分平静:“只要还没死,就继续等。我还想亲眼看见有华国人获奖。”

  周学部明白,赵和平对诺奖的执念,是最深的。

  赵和平今年73岁,他18岁的时候,华国第一次、也是全世界第一次合成了牛胰岛素。

  但一直到80年代,出于各种因素考虑,才开始试图冲击诺奖。

  那时候是举国之力完成的这一壮举,不过肯定不能送华国全体科学家上颁奖席,于是他的导师邹老先生成了候选人之一。

  华国运作了很久,可惜,依然和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又过了几年,他的老师带着遗憾病逝。

  这也成了赵和平的遗憾。

  诺贝尔奖不是没有华裔,只是没有一位,是华国国籍,并且自始至终都由华国培养出的获奖人。*

  乔御还能等,但是赵和平、王光明,还有很多老一辈的科学家,已经等不起了。

  周学部嘟囔道:“今天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上放了乔御专访,我看他说的挺对的,他不需要诺奖来证明自己。”

  王光明:“但华国需要一个诺奖……我们也想要,要不然,也太遗憾了。”

  全华国内,守着看直播的,不止赵学部一家。

  虽然诺贝尔奖已经放了全体华国人民五次鸽子,但是就像是一对怨偶,华国人民还是盼望着它回家的。

  林枫教授为了起来看直播,特地下午6点睡,定了个晚上11点的闹钟。

  刚从国外回来的外孙,给他煮了夜宵。

  说实话,当初教乔御上课的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