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五一三章 横扫(三)_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队拉起来。”

  韩育民今年33岁,是胶县后韩哥庄人,18岁时就到莱阳、青岛谋生,参加了青岛的工人罢工,1934年入党。今年刚调回山东,这次八路军解放高密,山东局组织部就把他调到这里来了。

  姜谔生又名姜效骞,今年37岁,是胶县前店口乡大店村人,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到即墨县河西套新德大药店学徒。1928年考入胶县师范讲习所并入党。后两次被国民党逮捕入狱,直到卢沟桥事变爆发才出狱。

  这两个人都是老党员,接受任务后马上立正敬礼:“报告首长,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这个八路军首长就是教六旅旅长张洪涛,按照师部作战计划,他率领教六旅主力负责横扫高密的日伪军。部队早已运动到位,在高密境内隐蔽活动。接到刘一民的训令后,张洪涛马上指挥部队分几路展开行动,摧枯拉朽一般,一夜之间就把万阐民精心构造的自卫团体系给砸了个稀巴烂。连日军各据点的炮楼和碉堡,都被战士们用火箭筒、大炮给轰的无影无踪。驻守高密县城的日军一个中队被捂在了营房里,张洪涛也不和他们客气,让战士们用炮轰开鬼子营房的大门和门口的火力点,直接杀了进去,把一百多号小鬼子宰杀的干干净净,接着就来解决伪警备队。

  这天晚上,高密县的老百姓就象过节一样,耳听着枪炮声四处响起,一阵一阵就象燃放的喜庆的爆竹一样;眼看着那些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小鬼子和狗汉奸在八路军的攻势下土崩瓦解,心里自然是高兴之极。兴奋之下,老百姓把烧锅的酒全部搬了出来,在大路边等着赶路的八路军,一碗碗往战士们手里递。

  高密的民间艺人们更是兴高采烈,以八路军夜夺高密县伪题材,连夜动手,以自己的手艺庆祝八路军解放高密。其中,有着“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说法的聂家庄人,用祖传的“锅子花”泥塑技法,把小鬼子和一众汉奸头目都捏成泥塑作品,在肚子里装上火药,留好细眼,安上点火引线,涂上色彩,让孩子们当烟花爆竹点着玩。

  光有鬼子、汉奸的形象还不行,几个老艺人一商量,就用泥坨捏出八路军发起攻击和抓俘虏的形象,涂上颜料,摆起来让人看。这几个老艺人还真下功夫,也不知道他们在八路军形象的泥塑里面安了什么机关,这些泥塑竟然能够发声,一鼓一叫,形象生动而有十分有趣。

  那些会剪纸的妇女们更方便了,拿出红纸,坐在炕上,剪子咔咔嚓嚓轻声响动,一幅幅反映八路军解放高密的作品就出来了。画面上的八路军都是威武雄壮的样子,脚下踏的是汉奸头目,手里刺刀挑的是小鬼子,手里提溜的是伪警备队、联防自卫团。

  据说,有个年轻媳妇剪的最好。因为他的爱人就是八路军的一名战士,他把对丈夫的思念和对解放的欢庆全部融进了剪纸作品里,那个面向前方挺胸而立的八路军号兵,身板儿和他丈夫一模一样。这幅作品后来被八路军山东军区政治部收藏,建国后进了军事博物馆。

  一夜之间,从博山到胶县,胶济路南的日伪占领区全部被八路军收复。这下,不但已0八师团师团长下元熊弥吃惊了,连第二军司令官尾高龟藏都惊讶得掉了下巴。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