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四七章 高敬亭事件(续)_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令还必须经过副军长批准,让叶挺感觉说不出的别扭。久而久之,矛盾就出来了。

  这事也不是说项英等人有意架空他。你想么,项英和绝大多数新四军战士都是在蒋介石重兵围剿面前至死不渝的忠诚的革命者,叶挺曾经脱党,这种行为在他们眼里是什么行为?能靠得住么?

  严格说,以叶、项组合来领导新四军,本身就是一个历史造成的无奈的组合。

  叶挺曾经到西安面见*,提出重新入党,但考虑到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叶挺留在党外更便于协调新四军与*的关系,*、周恩来都劝他以暂不入党为好。

  上次周副主席亲赴新四军军部,其中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协调新四军叶、项首长之间的矛盾。

  这个时候,*的威望还没有达到历史上七大以后的地步,*思想的叫法还没有出台,也没有人喊毛主席万岁,在一些老资格领导人心目中,*就是*,只是领导和战友,他也不是什么都对,有些问题*说了也未必能听进心里。这还是好的,象王明,恐怕心里只有共产国际的指示才是指示,*的指示就不一定是指示了。

  叶、项之间的矛盾不是个性问题,他们都是一军统帅、彪炳史册的人物,哪里会象斗升小民那样争什么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的琐事,争的都是大的战略问题。

  叶挺认为中央确定的向北发展是正确的,将会给新四军打开一扇发展壮大的大门,因此,他力主向北发展。项英同样支持向北发展、向东作战。但是他不忍心放弃江南根据地,那是浴血奋战、牺牲了多少战友才换来的。这一点和高敬亭当初不愿离开大别山有相同之处。

  如果国共双方真心团结抗日,不发生摩擦火并事件,项英的主张应该说也是可行的。但是国共双方实际上是既合作又相互提防,特别是*五届五中全会提出防共、限共、*、溶共政策后,新四军再孤悬江南敌后,就有危险了。

  这个时候,*还没有掀起*高潮,也没有发生皖南事变,不要说项英、叶挺了,就是*、周恩来、朱德都不会相信*会对新四军下手,毕竟大敌当前,枪口一致对外才是最关键的。

  叶挺是主动要求去四支队组建江北指挥部的,目的是要建立江北指挥部,统一指挥江北新四军向东进军。行前,在云岭新四军军委会上,叶挺表示如果高敬亭不服指挥,将以军法制裁。项英不同意,他对叶挺说:“高敬亭是位功臣,只是抗日后思想僵化,跟不上形势,执行中央指示不坚决。你要以教育为主,好言相劝,讲清楚去皖东作战的战略意义。如果他万一不听劝,可以给予适当处分。但是,如何处分一定要报请*批准,不能擅自作主。”

  叶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高敬亭自从和刘一民谈话后,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