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二八章 该来的都来了(续)_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阻击一面用石块、沙土筑成。永备炮兵阵地之间有通轻轨铁路的隧道相连。共有永备火力点295个,土木质火力点145个,指挥所和观察所29个。地下永备工事有士兵宿舍、军官寝室、指挥室、通讯室、弹药库等,均由1.8米高,1.2米宽的甬道连通,少则一层,一般为二层,个别有三层的。

  可以说,绥芬河三个要塞群是关东军14个国境筑垒阵地中分布最密集、派驻兵力最集中、配备兵种最齐全,具有进攻、防守双重军事功能的国境筑垒要塞群。既是准备进攻苏联的前哨阵地,又是进兵苏联滨海边区的桥头堡和调集兵力、军需补给的国境基地。

  关东军时刻不忘对苏备战,让满铁在东北大修铁路,小小的绥芬河市,由于地处边界,战略位置重要,关东军为了加强对东部国境的军事运输能力,建设了哈尔滨―牡丹江―绥阳的铁路复线,并连接了绥宁、兴宁两条铁路,沟通了哈绥、图佳两线,构成了以牡丹江为中心的东部国境铁路网。就这还不算,关东军还在东部地区修建了40多出机场,仅绥芬河区域内就有三处机场。其中规模最大的绥芬河机场,除了军用外,每周有两次班机往返牡丹江、通化、东宁、穆棱、珲春等地。

  部队行动前,岗部直三郎领着第二师团长安井藤治、第五师团长今村均、装甲旅团旅团长星野利元及三个师团的参谋长、旅团长化装成皮货商,秘密视察了绥芬河。

  岗部直三郎可能是受即将发生的大战的刺激,阴郁的脸上呈现出了一丝潮红,看着绥芬河的市容对围在身边的将领们卖弄到:“这绥芬河唐代称率宾水,金代称苏滨水、恤品水,到了明代称速频江、恤品河,清代始称绥芬河。绥芬,满语是锥子的意思,因为绥芬河里生长着一种尖锐如锥的钉螺,满族人因此而称它为绥芬河。实际上绥芬河只是一条发源于长白山麓并注入*海的中等河流,但就是这条不大的河,从万山丛中蜿蜒而出,冲积成了眼前的东宁平原。诸位,看到这美丽的山河,有何感想啊?”

  第二师团长安井藤治也是个战争狂人,看着绥芬河市容和美丽的山河,忍不住伸出舌头尖舔了一下上唇,激动地说道:“真美啊!这里幸亏由大*陆军负责保护。否则的话,以支那人的孱弱和腐败,早晚会被俄国人霸占的。大家想想,那乌苏里江原本是中国的内河,俄国人逼着腐败的支那满清政府签署《北京条约》,一下子就割走了40万平方公里土地。那可是美丽富饶的平原和蕴藏着矿藏、原始森林的群山啊!想想都让人忍不住想吟诵诗篇啊!叫我说啊,这支那好比一头肥猪,谁杀了肉就归谁。干脆把满洲国取消,直接变成大*帝国满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