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章 粮与银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粮与银

  但是怎么修补,也不过在太祖皇帝框架之中转悠而已。

  而今杨鼎的建议,其实是重塑大明粮食运输体系。即便不推行一条鞭法,大明原本的赋税按照这个本分运行,也是大省民力的事情。

  而且极大的加强了中枢的控制力。

  朱祁镇打赢瓦刺之战,主要靠的是盐税,茶税,海关税。但是对真正控制的田税并不多。

  并不是田税不重要,田税与附加在田税上面的徭役,才是大明最大的财富。

  只是,朱祁镇以海运代替漕运,真正运送到北京的,也不超过八百万石,即便是大明赋税而今超过了五千万石,真正运送到京师的也不过一千万石而已。

  剩下的都在什么地方?

  要么折银,就好像户部每年给宫中的一百万金花银,就是江南粮税折银的。

  另外就是按照这一张大网分布在大明的各个节点之上的。

  当然了,以大明现在的管理能力,对这些节点的管理,根本就是失控的。这就是大明财政体系之上的先天顽疾。

  所以满清入关之后,对财政上做出的改革之一,就是所有款项折银之后,除却留存部分之外,一律支京。

  这才让满清的中枢权力大增。

  朱祁镇也明白这一点。

  不过,他也明白,这个时代粮食运输难度。满清是在一条鞭法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出这样的操作。

  朱祁镇觉得国家储备粮仓,不需要集中在北京,也不可能。

  杨鼎所列出的仓库,总体上是沿着运河一线,与长江一线了布置。

  通过陆路与水陆便于运输粮食。出了事情也编入支粮。

  而且通过这样的整顿,朝廷控制在手中的粮食也就足够多了,不再是京仓两千万石了。

  朱祁镇自然批准了杨鼎的奏折。

  这些仓库都在陆陆续续的修建之中,至于仓库的管理与地方上怎么分权,什么的还需要慢慢的磨合,但是总体主旨,不会改变的。

  粮食问题,朱祁镇正在解决。

  银元的问题,朱祁镇也不得不面对。

  特别是今年银荒暗涌,虽然已经开始平息了。但是依然让朱祁镇感动心焦。

  刘定之的办法,都是治标之法,甚至连治标之法都不算,可以说是权宜之计。而银荒,或者说钱荒,从唐宋以来,不知道有过多少次。

  甚至宋代的交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为了解决钱荒问题的办法,只是弄砸了。

  所以,朱祁镇对这种原始的银行业很是感兴趣。或许朝廷发行纸钞,是不可能了。但是弄出类似银票一样的交易凭证,或许能缓解一下钱荒。

  朱祁镇默默的敲着汪岳的资料。一时间陷入沉思,不知道对汪岳的所做所为,要不要插手?

  是任下面自由发展,还是出手弄一个国家银行?

  这个时候,怀恩悄然而来,说道:“冼驸马求见。”

  怀恩也是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