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七章 真相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的人?先生可以为朕解惑吗?”

  听话听音,刘定之自然能听出来,朱祁镇是有话要说,他才不会真回到这个问题,而是立即行礼说道:“臣愚昧,不明其中奥妙。”

  朱祁镇轻轻一笑,他也知道,刘定之不是真不明白。当然了,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角度来看,就有不同的答案。

  当然了,这些答案并不是错的。

  不过,朱祁镇此刻要说来的,只是他自己的想法而已。

  朱祁镇淡淡的说道:“有人以大明财力不堪重负来说朕,朕相信他说的是真心话,但是问题是,真有这样的想法有几个人吗?”

  “或者说,真心担心大明财政不堪重负的人有多少?”

  “百官都是做如此想的吗?”

  “未必。”

  刘定之听了,心中微微叹息。

  他知道朱祁镇说的并不错。

  大明百官之中,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也有大奸大恶之人,但是最多的却是普通人。大部分普通人,他们是不会关注太长远的事情了。

  有一个例子,就是乾隆年间满清国力最盛的时候,乾隆做了一项决策,那就是给绿营兵加俸禄,一下子将满清的常规开销增加了几百万两。

  但是有人就知道,这一件事情是不可能长久下去的,因为清廷国力负担不起。

  结果不到乾隆咽气,这一项超支,就将清廷的国库拖得够呛。

  当然了,清廷国力中衰,自然不是这一个决策的问题,但是也看的出来,百官看似大义凛然,但是真要为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直言犯谏却是少的。

  而且真要算起来,大明而今的开支,支持改革虽然有些紧张,并不是不能坚持的,只是有一些财政都是不可持续的,比如日本银矿,每年为内库增加几百万两银子,只是到底能维持多少年,就不说,日本银矿枯竭了,单单说日本情况有变,这笔钱就未必能到帐了。

  朱祁镇继续说道:“那么这么多人反对,是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自己的快意?卿是做过地方官的,为什么胥吏为恶?”

  “朕将这个问题,问过大多数地方官,说什么的都有,可见各有心得。”

  “朕又问,如何才能让胥吏不为恶。他们也各有心得,但是朕细细想来,无非是勤政而已。

  这一点,很多官员都做不到,先生以为如何?”

  “陛下英明,明见万里,臣佩服。”刘定之喉头微微一动,最后还是说道。

  刘定之很想反驳,但是他从下面一步步上来,对胥吏也是管过的,如何不知道朱祁镇所言是实话。

  就好像今日国子监的这个案子,真要细究的话,就有一个问题,长达数年,前后两任,这两任国子监祭酒,查看过这账目吗?

  看过一眼吗?

  就不说,儒生出身的官员能不能精通账目,就算是他看一眼就看明白了,但是他看过没有?

  答案是没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