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三章 宴苏州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在朝廷的话,资历足以入阁了。

  最年轻的也是最近才考中进士的,不过二十出头。而且只要数的话,几乎每一科都有苏州人中第。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知道破天荒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就是唐代荆州这个地方,从来没有考中过进士,第一个考中进士的人,被成为破天荒。

  大明数百府,千余县。而科举却只有三年一次,三百多名额,怎么算都是不够分的。

  更不要说,不可能平均分,很多地方多少年不中一个进士,而苏州这个地方,每次都中,而且多了时候,还有好几个。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特殊的人才。比如在坐的苏州袁家,袁家财富不多,科名比起其他家族也不是太高的。但是袁家刻书特别多。

  在出版上,袁家有所专长,被很多人尊重。

  当然了袁家在上面有没有赚钱,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除此之外,还有常熟桑家,他家中多精通刑名,出来做官也多走刑部路线,对大明律特别熟悉,即便而今还有几个家族成员在外做通判,负责判案。

  还有书画传家的,恽家就是其中之一,不过,而今还没有开始。恽家书画传家之始,就是恽本初为开始,现在也只是恽本初自己喜欢画画,他可以能不知道自己画画居然成为恽家家风了。

  还有一些医儒传家的,就是那种进则为相,退则为医,有何家,储家,窦家等等。

  这还是与科举沾边的人才。

  如果不论科举,苏样风流天下,这背后有不知道多少能工巧匠支撑起来的。其中有不少,因为技艺高超,以至于青史留名的人,如陆子冈。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这可以说江南最大的底蕴。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