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三杨解体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今陛下亲政,万象更新,臣以为应当京察了。”

  朱祁镇听了杨溥如此一说,一瞬间耳边似乎有磨刀的声音。

  京察乃是大明的文官考核制度,从洪武年间就有。分外内察与外察,分别考察京官与地方官员。

  但是京察本身,也是一把权力斗争的利器。

  特别是在晚明时候,东林党将京察的监察作用,全部废除了,当成了一把杀伤政敌的利器,一瞬间激化了党争。

  而今京察还不像晚明一样。但是他本身具有的政治属性,却不可能剥夺掉了。

  甚至杨士奇在正统元年展开的京察,固然将朝廷的政治生态,向好的方向发展,达到了京察的目的,就是举贤去不肖。

  但是同样也巩固了杨士奇的权威。以至于杨士奇有远朝于寻常首辅的权威。

  杨溥今日提京察的意义何在?

  就在杨溥所说的亲政两字之上。

  言下之意,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杨士奇得重用与太皇太后直接有关系,而今太皇太后退位,皇帝亲政。那么杨士奇的作用就不那么重要了。

  甚至杨溥这一句话之中,有没有想取杨士奇代之的暗示。一时间朱祁镇也不确定。

  不过杨溥不甘于在杨士奇之下,想借此京察大计,竖立自己的权威与班底,却是一定的。

  朱祁镇自然有些心动。

  但也仅仅是心动而已。

  倒不是朱祁镇对杨士奇有多不满,而是他知道,在首辅更换的时候,有他插手的空间,好建立起自己的权威。

  但是朱祁镇也很快就放弃了。

  也不是朱祁镇对杨士奇多信任,而且眼前的事情太多了。麓川战事还没有平息,去岁大水,灾民本来就嗷嗷待哺。直隶省的建立,还有诸多的治水工程,可以说千头万绪。朱祁镇不想在朝廷上另起争端了。

  杨士奇并非那么容易被掀翻的,杨溥也不那么容易能上位的。

  一旦激化了两杨之间的矛盾,反而不好收拾。

  一时间,朱祁镇更加怀念杨荣了。

  杨荣在的时候,三杨处于彼此牵制的状态下。但是而今杨荣一去,两杨之间,就变成了两虎相争。

  “这局势恐怕不能维持多久啊。”朱祁镇心中有一种预感。

  朱祁镇有了这种预感,心中立即意思到不能如此,最少要先压制他们两人的矛盾爆发。最少要在眼前的事情告以段落才行。

  朱祁镇立即说道:“京察自然要举行的,只是而今诸事繁杂,先定到明年吧。估计今年下半年,云南战局就有分晓了。眼前的事情忙完,再做京察不迟。”

  “首辅毕竟年纪大了,朕也不忍心过分操劳,内阁的事务现实还是要多分担一点。”

  朱祁镇不由的给杨溥一点暗示。暗示杨士奇在内阁之中待不了多长时间。

  杨溥好像没有听懂暗示一样,脸上波澜不惊,说道:“请陛下放心,老臣会为首辅分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