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 大明边军现状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

  大明开国以来,勋贵可以分为开国功臣与靖难功臣。而今靖难功臣都死的差不多了。接替他们的都远远不及。

  而今重用的武将,大部分都不如永乐之时。

  而文臣经过了开国时的休养生息,而今三杨之后,的确有一批能办事的大臣。王骥是其中之一,于谦也是其中之一。

  朱祁镇明白其中关节,继续问道:“吕整杀降之事,到底有没有?”

  马顺听了朱祁镇的话,神情微微有些迟疑。朱祁镇见状,说道:“难道有些事情不能让朕知道吗?”

  马顺一听,几乎冷汗直流,说道:“微臣不敢,锦衣卫乃陛下耳目,不敢有丝毫隐瞒陛下,吕整的确有冒功之举,但说要杀降,却有些过分了。”

  “哦。”朱祁镇说道:“此话怎讲?”

  马顺说道:“陛下是知道臣,臣跟随过太宗皇帝去过漠北,对边塞形式,还是了解的。我军与鞑子之间,从洪武年间到而今,战火连绵不断,在边塞之上,早已形成习惯了,每到秋季,就会派出小队骑兵出关烧秋。将草原烧掉,一来是为绝鞑子粮草,二来是为防止鞑子突然袭击。”

  “所以边关内外,实为世仇。”

  “虽然也有不法之徒,越过边墙与鞑子贸易,但大多数时候,见了鞑子,还是要先杀而后快。”

  “不论男女。”

  朱祁镇说道:“是大同是这样,还是九边都是这样。”

  “绝大部分边关都是这样。”马顺说道。

  朱祁镇说道:“那招降?太宗皇帝与父皇都招降了不少蒙古人,这十几个蒙古人未必不是投降?”

  马顺说道:“人数太少了。”

  “太宗皇帝虽然屡次晓谕蒙古,但是招降的都是蒙古上层,少有蒙古百姓。”马顺说道:“为了装声势,蒙古贵族投降,决计不会这么的人。”

  “你的意思是吕整是清白的。”朱祁镇说道。

  马顺说道:“臣不敢为吕整担保,不过以臣之见,这十几人鞑子,又有女子,或许是鞑子熬不住青黄不接,带着家小老投降的。”

  “但是这样投降,不过是为边军多几个军户而已,直接杀了的,也绝非吕整一个人做的。”

  “只是陛下想要查清楚真相的话,臣这就赶往大同,细细查明。”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不必了。”挥挥手让马顺下去了。

  话说到这个地步,朱祁镇的心思,早就不在吕整杀降这一件事情上了。

  他所想的,不过两个,第一个是明军的军纪。吕整杀降一事,朱祁镇觉得应该是真的?毕竟丁补文书做的滴水不漏,几乎找不到一个突破口。马顺语气之中都有含糊。想来自己也不坚定。即便在罪名上有所区别。但是大差不差谈不上冤枉。只是武臣们都为吕整抱屈,甚至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也是这个态度。

  是他们觉得吕整的行为,太普遍了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