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为天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时间户部也挤不出粮食来,朱祁镇心中着急,向李时勉请了一天假,就去见太皇太后了。

  也将这十几日,所有从河南发过来的密报,全部带上了。

  太皇太后对着阳光,眯着眼睛,细细的看着这些密报上的文字。读了近半个时辰,才算是读完了。

  太皇太后轻轻的将这些密报放下说道:“身为人君,当光明正大,这些手段,却是有失体统,倒不是说下面的人上奏的文书都能信,但是你用这种手段,难免先入为主,觉得锦衣卫才是对的,外面的臣子都是错的。”

  “但是锦衣卫就不会撒谎吗?”

  朱祁镇说道:“孙儿明白。”

  太皇太后一看就知道朱祁镇其实并不明白,说道:“你要知道,凡是能站在你面前的大臣,都是欺君的好手。算了,你现在还不明白这一点。你让我看这个,就是因为河南赈灾粮款不够吧。”

  朱祁镇说道:“孙儿打听了,京师的粮食紧张。拨不出粮食来。”

  太皇太后说道:“那是自然了,北地之中,也就河南河北一带,算是粮仓,朝廷早就定了,河南河北的粮食,大多是调往九边的。”

  “如今这边大灾,定然要从京师的仓库之中,先行补上,总不能让将士们不吃饭吧。”

  “如此一来,京师,通州的粮仓之中,虽然还有粮食,但却不能轻易调用了。”

  朱祁镇明白,这些粮食就是北京城的底气,如果让北京城的粮仓见底了,比河南旱灾影响还要大。

  朱祁镇说道:“难道北京城粮食就如此短缺,少有差错,就粮食不继吗?”

  太皇太后说道:“这就是仁宗皇帝为什么将都城迁回到南京的原因。”

  “建都北京,粮草都从东南而来。平江伯总督漕运,最多的时候,一年能运过来五百万石粮食,而今每年能运来四百万石粮食。”

  “这四百万石粮食,就是京师的生命线。”

  “且不说,百姓开河转运之苦,单单说,将一国兴衰寄予一河之上,就有一点太儿戏了。”

  太皇太后微微一叹,不过她也知道,而今她再有怨言,也没有办法了。木以成舟,大明朝将太多太多的财力物力都投入在北京之中,乃至于政治格局之上,在北京也稳定下来了。

  迁都是一个大动静。

  皇帝尚小,她没有精力也不可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再说了,她的丈夫,她的儿子都葬在北京城外,她还能去什么地方?将来也是要入天寿山的。

  不过,北京依旧是行在,而不是北京,大抵是她最后的倔强吧。

  “那为什么不能海运,前朝不就是海运,而且郑和船队能远到西洋,不可能不能从松江到天津吧。”朱祁镇忍不住问道。

  太皇太后说道:“两个原因,一个是倭寇。”

  “海上倭乱也是有些年头了,这些倭乱就好像是苍蝇一般,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