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 于谦奏对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懂,但是朕信得过先生,先生只管放手去做,万事有朕承担,有谁不配合治水,先生只需片纸入大内,朕就为先生解决了。”

  于谦听了感动之余,又劝谏道:“陛下,朝廷行事自有章法,岂能因臣片言定人罪过?如此,便是臣导君向恶,臣不敢自居小人,也不敢误陛下,请陛下莫出此言。”

  朱祁镇说道:“好。算是朕失言了。今年冬到明年春,先生准备多少开支?朕心里也好有一个数?”

  于谦说道:“臣预估在四百万两再加上今年秋粮。”

  朱祁镇听了,有些皱眉,说道:“为什么这么少?”

  今年春天的旱情,朱祁镇自然砸进去一千万两,虽然很多都没有花出去,不过是转换成了粮食而已。

  但是总体来说,于谦今年筹备的物资远远少于去年同期。

  于谦说道:“陛下,今年灾民,臣都已经落户各县。所以用不着以工代赈了,自然可以征召各地民役,百姓苦于水旱,只要朝廷是真心治水,百姓自然愿意出工出力的。”

  “如此消耗也就不用太大了。”

  朱祁镇这才知道以工代赈与朝廷正常工程之中消耗差了多少。

  虽然明朝徭役制度,很难说是合理,更多是朝廷对老百姓体力剥削。百姓对徭役也是怨声载道。

  朱祁镇都是有所耳闻的。

  但是有时候用起来,真觉得好。

  也就是这种能够无偿的让百姓劳动的权力,才能修建出这么多的大工程。

  但是这些徭役都是建立在完善的黄册之上的,随着黄册失效,徭役之中的猫腻也就越来越多,士大夫不服徭役,有办法的逃避徭役,但是徭役数量不少,自然让百姓逃避。

  这种国家动员机制,自然崩溃了。

  朱祁镇说道:“那么河北的黄册就让先生多费心了。”

  于谦说道:“臣自然会一一核实各地黄册,决计不会让百姓受怨蒙屈的。”

  朱祁镇说道:“有一件事情,也是先提前给先生打一个招呼,太祖定下各地税额,但是而今时过境迁。有些事情也是要改变了,比如这一次,朝廷投入河北银钱粮食,何止千万,如果河北定额还是如同当初。朕这些努力又有什么用?”

  “如果与朝廷没有利益,即便朕再推动,今后恐怕也不会有人愿意这样做了。”

  “所以,朕想要动一动河北各地的税额。”

  于谦好像要说什么,朱祁镇一伸手,说道:“先生先听朕说完,朕虽然年幼,但是也是读圣贤书,自然知道爱民的道理。所以,朕也不要横征暴敛,只不过想让先生按照太祖皇帝定下的赋税,一一核实,否则有些人可以交税,有些人却不用交税,岂不是不平等。”

  于谦说道:“陛下,自从永乐以来,列代先帝为了增加河北人口,都有诏书,言在河北开荒,永不征科。”

  “有这事情?”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