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门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朱祁镇耳边说道:“就是南京守备太监。”

  朱祁镇立即想起来了,虽然而今朝廷在北京,但并不是说南京就不重要了。依旧非常之重要。

  如此重要的地方,太皇太后是怎么安排的。

  乃是由三个人执掌之。

  其中一个就是南京户部尚书黄福,还有就是襄城侯李隆,还有就是守备太监王景弘了。

  在安排之上,文官,武将,太监,三者都有代表,甚至今后二百多年,南京守备情况,就是这个模式。、

  黄福也是老臣。

  以太学生从知县一步步做起来,还担任过交趾布政使。交趾百姓感激涕零,如果黄福能一直在交趾,交趾未必有失守的可能。

  只是黄福年纪大了,而今已经七十多岁了,一直让如此老臣在边境,不是优待功臣之道,于是就让他担任南京户部尚书,参赞南京军务。

  北京六部夺南京六部的权,故而南京六部的事情大多很清闲,只是让这个老臣,坐镇南京而已。

  至于襄城侯李隆,乃是靖难功臣襄城侯李睿之子。永乐四年袭爵之后,最得太宗皇帝宠爱,屡次北征,都随侍太宗皇帝。立下不少战功。

  迁都北京之后,太宗皇帝担心南京有变,就留他镇守,而今已经好多年了。

  王景弘能与他们两人并列,成为南京三巨头之一。想来也不是泛泛之辈。

  张忠说道:“郑公公,年前驾鹤西去,而王公公就是跟随郑公公多年的副手,对南洋的局势熟悉非常,陛下何不中旨一封给王公公。”

  朱祁镇听了,说道:“中旨行吗?”

  对而今体制了解的朱祁镇,很明白,中旨不是圣旨。没有内阁的附署,下面的官员是可以不理会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所谓的中旨,就是领导塞的小条-子,你可以理,也可以不理,就看着领导硬气不硬气了。

  但是朱祁镇却很明白他而今的处境。

  他怎么说,也不能算是底气很足的那位。

  张忠说道:“陛下,您忘记了,王公公是内臣。”

  朱祁镇听了心中顿时一动,暗道:“对啊。”

  这一瞬间,朱祁镇似乎打开一扇广阔的天地。

  是啊,对付文臣,这种中旨未必有用,对付勋贵,这中旨也未必合适,但是对于太监,却足够了。

  因为想杀一个文官,必须走相应的法律程序,杀一个勋臣,也是需要明正典刑,不可私下用刑。

  但是杀一太监。

  朱祁镇想怎么杀,就怎么杀,天下人都不会有什么反应的。

  天子家奴,这四个字概括的太正确了。

  不过,这些太监在外面如何威风八面,但是在皇帝面前是没有尊严的。

  一时间,朱祁镇有些按捺不住,看着王振,还有身边的这些小太监,似乎想让他们分布天下,让天下大事都汇总在他的手中。

  如此天下之事都瞒不过他了。

  他深深呼吸几次,才算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