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什么不多报灾情,多报赈灾款项,而贪污,而选择了瞒报。不报。

  这里面的情弊,朱祁镇一时间想不明白。

  但是杨溥是多年老手了,他叹息一声,说道:“以臣之见,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就是地方的粮仓已经空了。”

  “朝廷赈灾,一般是先让地方自己赈济,如果地方灾情不重的话,地方赈济之后,朝廷豁免当地要上交的粮税,来补充地方的亏空。”

  朱祁镇也明白这一点,很多灾害从外地运粮过去,消耗太大,都是当地官仓的粮食直接赈灾。

  朝廷豁免的粮税,一些是对百姓减免,其实还有一部分乃是对地方官仓消耗粮食的销账。已经赈灾用的粮食,就不用上缴国家了。

  所以都是事后统一核算的。

  朱祁镇一想也不对。

  他即便是将地方粮仓粮食倒卖了,这个时候,也可以虚报赈灾款项,让朝廷补贴,将账给平了啊。

  在贪赃枉法之上,朱祁镇从来不敢小看,地方官员的想象力与执行力。

  “第二个原因,就是陛下登基以来,最重视地方官的治行,凡是治行第一人地方官,都会有重任,比如说于谦,周忱,何文渊,等等。想来这位是想粉饰太平,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局面超出他的控制,想再改变就已经不行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京察在即了,今年年底京察结束,明年就要开始外察了。想来他觉得是躲不过的,想要将这一件事情给压下去。”

  朱祁镇咬着牙说道:“无耻败类。”

  朱祁镇太清楚,所谓的压下去是什么意思了。大旱之下粮食收成不好也就罢了,这位为了粉饰太平,定然还会让百姓以正常年份的交税。

  这是硬生生的要逼死人啊。

  而且死的不是一个两个,一死就是成千上万。

  朱祁镇看着杨溥,说道:“首辅,朕以天下之重,交付给首辅,首辅就是这样回报朕的吗?”说完,不等杨溥说话,朱祁镇就拂袖而去。

  一边走一边说道:“传金英,王裕来见朕。”

  朱祁镇决议,东厂锦衣卫联合出动,先将山西布政使给拿下来再说。

  朱祁镇离开之后。

  杨溥跪在地面之上迟迟不动,曹鼐见状,前去搀扶杨溥说道:“杨大人,杨大人。”

  杨溥这才勉励起身,说道:“我不如东里兄啊。”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只有遇见事情的时候,才会发现。

  杨溥一直以来觉得,他的能力其实并不必杨士奇差,杨士奇在的时候,四海无事。看上去杨士奇什么都没有做。

  但是杨溥知道,如果杨士奇在的话,下面根本不会出这样的事情,以至于闹出登闻鼓来,简直是狠狠的打了杨溥一巴掌。

  让他在皇帝面前无地自容。

  杨溥看似辅佐皇帝,做了很多事情,比如河北水利工程,比如盐法改制,比如正在进行的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