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祁镇必先过目,才转送内阁票拟的。

  王永和在奏疏之中,提出了三大水利工程。

  第一乃是荆州长提。

  长江出三峡之后,于荆州这里最险。而这一次水灾更是证明了这一点。所以王永和提议,从在长江上游荆州段,修建长里石堤,如此可以加固江防,将来即便有大水,也不至于出这么大的事情。

  要知道长江荆州段,即便是放在现在每年防汛的时候,也是一个大问题。

  其次,就是开启淮河入海工程。

  淮河沿岸这一次又是一个重点灾区,不仅仅是下游,还有上游,上游很多洪水,都是因为上游排水不利,而淮河横溢的。

  这又是一个大工程。

  第三个大工程,就是疏通太湖入海工程。

  这个是三个工程之中最小的一个,但又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很简单,就是大明的经济重心一直在江南。

  即便是朱祁镇一直想振奋北方经济,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北方经济是比不上江南的,而太湖所在的位置,又是江南一带的中心所在。

  太湖出问题,影响周围的府县有很大经济损失。

  如果这个工程成功之后,保住江南的经济,将来即便有大灾,朝廷回旋的余地就多了几分。

  这个工程其实在后世由海瑞完成的,也就是吴淞江从黄浦江出海,奠定了而今上海水系的格局。

  朱祁镇看着头疼。

  多少年皇帝当下来,他也有几分闻弦音而知雅意了。

  李贤本来不是那一种好大喜功,喜欢大兴水利的人。但是而今越发偏向于水利派了,也就是从河北水利工程之中兴起的官员。

  与水利学院一般,每到一处,必修水利。

  当然了,这也是有朱祁镇的影响。

  但是李贤是与他们一样,抱定修建水利,能兴民之利,灭民之害吗?不是,李贤是想反对对安南开战。

  正如李贤一开口,有些心思都瞒不过朱祁镇,而朱祁镇所做所为,即便是绕过内阁一些事情,也并不妨碍李贤对朱祁镇的某些判断。

  那就是朱祁镇有灭安南之心。

  一想起永乐年间在安南打了三十年,打得劳民伤财,天下鼎沸。李贤就有一种使命感。那就是一定要阻止皇帝的所做所为?

  甚至李贤出面召见过吴士涟,虽然没有承诺过什么,但是内阁首辅肯见吴士涟,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了。

  李贤这样的举动,似乎有几分自暴自弃了。

  既然当今皇帝的性子,好动恶静,不搞出一些大动静,是不甘心的,那就在国内搞事吧,不是喜欢修建水利吗?

  李贤主动搜寻各地需要修建的水利工程,荆州长堤,淮河入海,太湖入海,还有微山湖计划,以及浙江千里海塘,乃至于鄱阳湖与洞庭湖湖堤等等。

  这些工程,少则一两年,多则十几年,而且也不能同时修建。否则决定让朱祁镇一举追随隋炀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