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议政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宗皇帝寝陵造吧。”

  “臣明白。”杨士奇说道。

  随即杨士奇说道:“最后一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国不可一日无君,应选良辰吉日,太子登基以奉宗庙。”

  朱祁镇听到这里,心中猛地一跳。

  他忍不住紧张起来了,他虽然知道,事情到了这一步,太后万万没有反悔的可能了,但是这事情一日不敲定,他一日不放心。

  随即有一丝燥热之意,涌上心头。

  或许九岁的朱祁镇还不知道什么是皇帝,但是而今的朱祁镇却是明白的。让他如何不激动。

  太后看了朱祁镇一眼,说道:“最近的吉时在什么时候?”

  杨士奇说道:“酉癸。”

  太后微微一算,说道:“就是初九。”

  杨士奇说道:“正是。”

  太后微微一叹,说道:“都准备起来吧。”

  “臣遵旨。”杨士奇说道。

  朱祁镇看了这一幕,也慢慢的看出来一点苗头了。

  内阁仅仅是一个咨询,建议的机构,或许在明晚期有了部分的相权,但是而今却不能做任何决定。

  只能给皇帝提供方案,真正拍板的只有皇帝本人。

  “果然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镇心中暗道,此刻他似乎懂了太后的一些心思。

  又听太皇太后继续说道:“皇帝尚小,今后早朝,先一日将奏折送入大内。择数件重要的事情,在早朝上说一说便是了。”

  杨士奇听了微微一顿,说道:“臣明白。”

  早朝本来是决事时间,不管是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几位皇帝都在早朝之上做出决断。

  但是朱祁镇而今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

  太后的建议,将早朝给仪式化了。

  恐怕今后早朝就是百官朝拜天子,然后说几件早已商量好的事情,随后一一退下,各自归衙处理公务去了。

  在太后与杨士奇看来,不过是权宜之机罢了。

  等小皇帝长大之后,就要回归祖制。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件事情竟然成为了大明朝的祖制,早朝不过虚文而已,以至于皇帝不上朝成为习惯。

  太后随即说道:“今天议事就到这里了,将各地的奏疏全部贴黄之后,送进大内,就好生筹备登基大典吧。”

  “臣等领命。”杨士奇说道。

  随即太后带着朱祁镇怎么来又怎么走了。

  太后并没有放朱祁镇回去,而是回到了慈宁宫之中,屏退左右,对朱祁镇说道:“而今你虽然没有登基,已经是我大明的天子。”

  朱祁镇立即说道:“谢太后扶持。”

  太后微微一笑,笑容之中带了一丝苦涩。但是此刻她也不敢将朱祁镇真当做孩子。襄王金册之事,她必须解释清楚,否则是为襄王种下了祸根。

  她说道:“之前我在宗人府取了襄王金册,却不是动了废立之念,只是担心你年纪太小,受了外人蒙蔽,杨士奇等人,固然对大明忠心有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