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 新内阁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还是到了交趾战场之上,迅速的打开局面,这数年来,将交趾的局面巩固下来。

  无不显示出韩雍的才能,有一代名臣的胚子。

  更让韩雍加分的,韩雍还是北京人。

  朱祁镇第一个政策就是河北根本策。一直以来,朱祁镇一直注意河北人在大明中枢的比例。

  虽然河北人还没有做到满朝半江西,但是河北人在大明高层的人数一点点的增加。

  朱祁镇有意将这一件事情作为一个政治传统。

  就好像汉代一直有一种危机?就是担心天下造反,朝廷可以从关中出兵,再打一次天下。而朱祁镇也在做这样的准备。

  即便将来天下有变,北京南有河北粮草,北有漠南骏马,还有遵化之铁,燕赵敢死之士。足以鞭策天下,执其酋首。

  同样朱祁镇也努力将最好的福利都给河北人。

  至于李实的进入,完全是为商辂腾位置。

  无他,礼部在而今说,就是掌管意识形态的。

  虽然朱祁镇在一场辟雍之会上,强行将五世说成为大明官学之一,但是这里余波并没有结束。

  最少天理报每隔一两个月,就要与明报之间论战一番。

  而且五世说的漏洞一个个被挑出来。不过同样,如丘濬,王恕,程敏政,李东阳,等等后起之秀,在这种论战之中,一点点丰富了五世说。

  双方在互相争论之中,丰富了新理学与新公羊的理论体系。

  而吴与弼而今也在引入各方学说,要健全理学的外王之学。补朱子之弊。

  当然了,这样的争论,朱祁镇还是比较宽容的。

  虽然在中国儒家学术与政治联系非常之紧密,但毕竟是两个方面。朱祁镇可以在学术上宽容,甚至将吴与弼一些观点,也被朱祁镇引过来,为新政做诠释。

  当然了,到底是不是吴与弼的本意,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但是官场之上,却一定要统一,朱祁镇不喜欢看一个与自己唱反调的礼部尚书。李实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

  应该说,朱祁镇提拔上来的六部尚书都是比较务实的。

  毕竟没有一些政绩,也不可能爬到这个位置上,但是朱祁镇依然不放心,让商辂代之,却是一个办法。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缓和朝中的气氛。

  朱祁镇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朝中守旧派的人还是很多,当然了这些守旧派也分好几种,有一种是纯官僚的,他们是单纯的讨厌变化本身。但是如果变化对他们有利,他们也会投入其中。

  又有一种,是对朱祁镇画出的未来并没有信心,觉得是瞎折腾。担心适得其反。这些人如果让他们看见希望,他们也不是完全顽固不化的。

  只有其中很少部分,才是坚决的卫道士,是理学的忠实信徒,愿意以身殉道那一种。

  所以,在这一场变法之中,争取中间派,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就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