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章 中国的抗争(二)_辛亥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力的标准就是战争,而支撑战争胜利的就是工业实力,简单的说就是你能够生产多少钢铁,多少煤炭,多少石油,又能够造出多少飞机大炮,一切的基础就是工业体系,这才是千金不换的东西。

  李宗吾虽然身居西南外事部长的高位,也是中方参与巴黎和会的代表之一,但是李宗吾自从看出列强的德行之后,就不对这次和会报什么希望了,他的主要任务就是两个,首先是要账,英法现在还欠着西南大量的货款以及违约金,必须要偿还。

  当然英法不愿意给拿出真金白银给中国,但是也不能够拒绝,因为英法还有一个更大的债主,那就是美国,如果他们现在拒绝了,英法就丧失了国家信用,紧接着而来的就是经济的崩溃,要知道美国人手中还握着大把的债券呢。

  英法现在还债的方法就是用工厂还账,法[***]队已经开进了德国本土,开始大量的拆卸工业设备,然后将这些设备抵偿给中国,虽然这些设备并不是最先进的,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在价钱上面中国吃了一点亏,旧设备基本上都当成了新设备的价来卖,但是有些东西是钱买不来的。

  除了要账之外,就是四处拐带人口了,欧洲数个帝国崩溃了,英法因为战争结束,大量军工专家自然就失业了,美国和曰本现在纷纷陷入战后的萧条之中,他们即使会招揽人才,也只会招揽那些高端的,不像中国这样只要有一些特殊技能的就要,因此现在欧洲到亚洲的海路不比战争时候萧条多少。

  仅仅从奥匈帝国招募来的军工技术人员就有三千多人,德国的专家也超过了一千人,还有不少英法两国的,大量的人员,设备被运送到了中国,西南包括两广的工业都仿佛吃了十全大补丸一般,原来的薄弱环节在迅速提升。

  两湖也被乔宇纳入了这次发展计划之中,武昌,长沙等地也都变成了繁忙的工地,乔宇推行的新一轮围绕土地为核心的改革已经开始,从经济最发达的东川开始,陆陆续续各地都开始赎买地主土地的行动,这种触及中国几千年来根本的改革行动,从一开始就变得备受关注。

  东川,尤其是渝城附近地区的改革非但没有收到任何的阻力,地主和农民还都十分欢迎,地主看起来风光,其实多数小地主也要自己下田干活,而且他们可能比起佃农还卖力气,想要靠着土地致富还是太困难了,远没有工商业来的容易,早就有不少心思灵活的地主将土地卖出去,换得了资本之后去开工厂,这些人都借着一战的东风发了一笔财,比起原来的曰子风光太多了,也轻松太多了。

  现在开始的赎买,等于是是给所有的地主进军工商的机会,稍微有些雄心的人就接受了,开始了从地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