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 这小孩真会说话!_北宋小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完事,没必要去托人找关系捞人。

  这世上,最难还的就是人情债!

  不过眼前这位大官显然是能作主的人,既然这么巧碰上了,苏辂决定上前碰碰运气。

  苏辂小跑上前,正儿八经地朝王珪施了一礼。

  王珪瞧见个半大小子恭恭敬敬地朝自己施了个读书人的礼,不由奇道:“你是谁家孩子?”

  苏辂利索地自报家门:“我乃眉山苏家人,单名一字辂,父亲乃是利州路提点刑狱苏涣。”他扫见苏不危快步追了上来,便把他哥也一并介绍了,“这是我兄长,名唤不危。”

  王珪与苏涣不熟,不过同朝为官便是同僚,遇到同僚之子他态度自然和煦了几分。

  王珪温和地问道:“你们兄弟俩怎地到府衙来了?”

  苏辂便顺势把老江的事给王珪讲了一遍。

  “老江他不缺钱,赴京又是为了参加春闱,不可能临门一脚跑去偷人东西。”苏辂说道,“必然是对方怕原配找上门,故意诬陷老江。”

  至于府衙之中肯定有对方的熟人或者有人收了贿赂这一点,苏辂没有提。

  这事儿只要眼没瞎自然能看出来,处不处理是王珪本人的事,他要是当众嚷嚷出来就忒没眼色了。

  王珪本就是为了此事而来,耐心听完苏辂的话,心中已信了大半。

  王珪笑着说道:“我刚看了宗卷,也发现不太对,这才想亲自过来看看。”

  苏辂两眼一亮。

  老江的冤屈洗刷有望,苏辂毫不吝啬地给王珪拍了记马屁:“您真是个负责的好官!”

  王珪领着苏辂一起去查明案情,路上也报了自己的家门,说自己是成都范阳人。

  大伙都是蜀中来的,自然也能算半个老乡!

  苏辂立刻说道:“巧了,我也认得个成都范阳的人,姓范,名百福。老江今年能来参加春闱,还是多亏了范先生的教导与开导!”

  提到范百福,王珪可就熟悉了。

  他与知谏院范镇是实打实的老乡,都是成都范阳人,又是同在开封为官,想不认识都难,连带地也知晓范镇这个侄儿的存在。

  有了共同的熟人,两边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

  苏辂年纪虽小,也没功名在身,面对开封府尹这样的大官却一点都没露怯,聊起天来始终不卑不亢、应对自如。

  倒是苏不危这个当兄长的一直没吭声,不声不响地跟在苏辂身边,不时眼神复杂地看自家弟弟一眼。

  他这个弟弟生性疲懒,平时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能不读书就不读书,遇事却比他这个当哥哥的人都更有主意。

  难怪爹娘都更偏爱他。

  有苏辂给老江作保,案情很快查明了,苏辂不仅不用掏钱,还让老江恢复了清白之身,不用带着污点去应试。

  得到这个结果,苏辂还是没满足,进一步询问起是谁诬陷的老江。

  苏辂板着小脸说出自己的想法:“宁姐姐一介女子,为了救治重病的母亲不得不去瓦市卖艺,可谓是至诚至孝。若是她父亲当真抛弃妻女、另攀高枝,丝毫不顾家中妻女的死活,我觉得他应该得到惩罚!”

  王珪是读书人,读书人最重品德,而且天然不喜欢武官,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个抛弃妻女的武将。

  听苏辂这么一说,王珪肃言说道:“目前还没查清楚,我会让人追查到底,绝不让人白白冤枉赴京应试的举子。”

  这可不是单纯的诬陷了,是武官品德败坏问题!

  苏辂含笑道谢:“劳烦王府尊费心了。”

  王珪说道:“此乃本官分内之事,谈何劳烦?”他派人去把老江带过来,亲自为底下的人的胡来向老江致歉。

  老江受宠若惊,目光转到苏辂身上,不知苏辂怎么从掏钱赎人变成直接找上开封府尹。

  苏辂简单地把事情给老江讲了讲,说王珪英明神武,一眼就发现不对,特地过来过问案情,压根没给他掏钱的机会!

  王珪听着苏辂这番经过些许艺术加工的话,心里很舒坦。

  这小孩真会说话!

  他爹把他教得真好啊!

  王珪笑着说道:“你们且先回去,有了消息我会让人去知会你们。”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