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五章 俘虏的问题_逆明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近三十万老弱妇孺了,将其中年轻的女子直接赏给有功的将士他是不考虑的,大明本就内外战乱数十年,青年男子战死无数,丧夫者甚多,未嫁年轻女子更多,近三十万科尔沁老弱妇孺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十四岁到四十岁一下的女子,也就是超过十万,几十万将士的精力还是留给汉人自身为好,浪费在外族女子身上损害的是汉人女子自身的利益。

  再则,赏赐了其中的年轻女子出去,剩下的孩童和老人就必须按照历来的惯例卖掉处理。

  奴隶制什么的朱慈踉是很抵触的,其中最抵触的便是买卖人口,不管是外族人口还是汉人自身,他本就有着废除当前贩卖人口合法的律例,又怎么还会在这样的关头开下买卖奴隶的例子。

  虽说是外族俘虏,可是这样的例子朱慈踉同样不想开,因为大明今后是一定会不断向四方拓土。大明南方因为没有遭受战乱,人口并未减少,这六年已经从他刚刚登基时的七千万人口增长到了八千万人口,加上如今统一北方的人口,大明的人口超过上亿,将来还将迅猛增长,劳动人口多的是,大明不需要用奴隶来充作劳动人口。

  再则,朱慈踉实在无法保证今日是蒙古俘虏被买卖,后日会不会是其他各族的俘虏被买卖,更有甚者,将来会不会有商人为了利益,直接将无数黑皮肤抓回来当俘虏贩卖,朱慈踉还记得后世的国,那遍布国土各处的黑皮肤,朱慈踉无论如何是不想那一幕出现在中华的大地上的。

  所以,他只有从根源上打断这一切,禁止贩卖任何人口。

  当然,虽然不会直接拉到市面上贩卖,但科尔沁蒙古俘虏也是要处理的,今后大军四方征战抓回来的俘虏同样要处理,也为了后世中华大地上的青山绿水着想,朱慈踉想到了一个办法。

  后世黄河连年泛滥,危害两岸的无数百姓,几乎没有治理的方法,其真正的泛滥爆发期,其实便是从这大明末年开始形成的。

  陕西关内,古来便是争霸天下最重要的根基之所。

  除了因为有黄河天堑,以及函谷关易守难攻之外,更重要的是,陕西还是一个天然的粮仓,可以养育无数百姓。只可惜这个粮仓从宋时便开始变味了。

  宋朝最巅峰时,人口超过一亿两千万人口,仅陕西就有一千余万人口,区区陕西平原,如何养得起如此多的人口,于是大量人口往北或往东的黄河边缘迁移,靠着黄河两岸的水土生存,大量的人口不断砍伐黄河两岸的树木,于是,陕西北部的黄土高原上的树木越砍越少,到了大明时期,更是严重,大明前期的时候,黄河便开始连年泛滥了,而到了大明末年,特别是崇祯年间连续十几年的小冰河时期,陕西干旱十年,更多的树木被旱死,黄土高原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