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八章 中兴八年_逆明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上大明日报的大力宣传,自行车渐渐被百姓接受并成为一种时尚。

  朱慈踉随即以朝廷的名义下旨各府,招商引资,建立自行车工厂,开始大量生产自行车。

  有时候全民生产,全民研发才能让技术不断得到改进,现在各府都有自行车场,全国下来多达数百个,或许当有一天这些自行车厂只剩下不到十个的时候,大明的自行车已经发展到很高的程度了。

  自行车的现世,自然少不了制作轮胎的橡胶,早在当初攻占印尼群岛和马来亚的时候,朱慈踉便下旨寻找橡胶,并且下令科技院用橡胶研发充气轮胎。

  充气轮胎并非什么高难度的科技,只要提出理念,其实很快就能研发出来了。也确实如朱慈踉所料,仅仅不到四个月,橡胶充气轮胎便研制出来了,完全可以实用,不仅用在自行车上,更多的用在了马车和牛车上。

  刚开始的时候,百姓们如同当初的自行车一样,一时疑虑,无法接受,但当一些安装了充气轮胎的马车或者牛车不断在大陆上健步如飞,超过一辆又一辆木制车轮的马车和牛车的时候,有点余钱的百姓都开始设法为自己的马车或者牛车安装充气轮胎。

  充气轮胎渐渐成为百姓门必不可少的东西。

  有了充气轮胎的马车和牛车,运输效率一下子大了两倍不止。

  原本一匹马若是用木制车轮只能拉三百斤货物的话,现在至少能拉六百斤以上,而且拉车速度更快,中兴七年大明经济进一步繁荣,充气轮胎的出现无疑为此贡献良多。

  科技院也通过卖出技术等,获得了大量资金,现在不仅不需要花费国库一分钱,甚至还能充盈国库。

  整个中兴七年,大明岁入突破一亿四千万两白银,折合银元一百四十亿银元。

  其中贡献最多的无疑是商税和海关税,几乎占到七成,由于各种蒸汽动力机械的研发,大明商品价格成倍降低,特别是普通布匹方面,几乎降了近十倍。

  丝绸,茶叶和瓷器几乎是被大明垄断,其他两样没有降下去多少,但丝绸虽然降得没有普通布匹降价严重,但也降了三倍多。

  而来大明购买丝绸等物的欧洲客商也一年比一年多,为了让国库收入更多的钱,大明无疑不希望丝绸等大明垄断性商品的价格在国外降价太多,因此大明对这些垄断性商品的关税极高。

  不管何时,垄断都是最暴利的,价格随便定,有时候一成的成本,确是十倍的价格,大明发展了几千年,文明先进,许多东西都只有大明有,而大明甚少从大明之外购买什么东西,这让大明对外的贸易逆差堪称恐怖。

  许多前来的欧洲商人怨言不断,曾多次向大明朝廷抗议,不过大明朝廷都没有理会。

  无法,虽然不满,可是丝绸茶叶和瓷器等依然是他们欧洲各国必不可少的东西,进口到欧洲也能令他们赚不少的钱,终究这些前来的欧洲商人还是要从大明进口大量商品回去的。

  由于丝绸是垄断性商品之一,价格昂贵,大明光是从丝绸一项的关税一年下来便超过二十亿银元。

  大明国库越发充盈,中兴七年虽然多次用兵,接连攻灭四国,又加上经略蒙古草原等地,但国库的银元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为此,年底的时候朱慈踉又再一次下旨扩充了大明军队的规模,将正规军的数量扩充至三十个军,六十万人,守备军扩充至一百三十万,大明兵强马壮,如此庞大的兵力,加上两大海军舰队,大明盛世尽显,威慑各国。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