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溃败_挞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组织防御,就被湘军突破。

  陈城原本计划让王韬从此处突袭金口,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湘军捡了个便宜。

  前路受阻。陈城只好领军撤回,准备汇合黄宇的一团、李想的三团,连夜向武昌撤退。

  没想到,刚见到李想,便又碰到黄宇的信使。信使说,湘军正连夜大举进攻金口,陆路前锋已经攻破太平军在金口西侧的两座营垒,恐怕要连夜进攻金口城。

  火军夹在太平军西侧军垒和金口城的中央,位于湘军进攻金口的必经之地。晚上乌漆嘛黑的,肯定会被湘军误认为是太平军,从而受到湘军的攻击。

  时间紧急,黄宇已经率领一团折到东南方向撤退,并告诉陈城不要犹豫,立马撤离金口。

  虽然知道黄宇临机决定撤退是正确的,陈城依然十分不快。第一,黄宇并未请示陈城;第二,黄宇一旦撤退,陈城和李想就没了侧翼的保护,直接暴露在战场上。再说了,黄宇完全可以先撤到陈城这里,再和他合军一处嘛。

  陈城来不及懊恼,下令直属团和三团立刻拔营,连夜向武昌撤退。

  正在收拾行李的时候,太平军溃军从西面奔来。溃军毫无纪律,也不分队形,只知道朝东面奔跑。

  路过火军军营,太平军溃卒亦不避让,从军营里穿堂而过。李想不能禁止,连杀数名败兵。但败兵如山倒,他们心里只想着逃命,对于他们来说,不管是威胁还是恳求,都毫无意义。

  湘军近在咫尺。陈城只好下令扔掉重装备,连运粮的推车、烧饭的大锅也不要了,全军轻装撤退。

  可撤军命令来得仓促,天黑得认不清路,后有凶悍的湘军,旁有奔溃的太平军溃卒。火军很快也没了阵形,撤退变成了溃退。团不成团,营不成营,连不成连。

  陈城很快就和李想走散了,身边只有师部的几个参谋,直属团三百人。警卫连有一半人马也被冲散了,连长赵玮只带了两个排,六十多个人马,一杆自动步枪也没有。

  所幸赵玮抓了一个向导,这个向导熟悉武昌附近的道路。他带火军抄小路,避开大道上的湘军、太平军。

  一路上,陈城都在懊恼。

  要是自己一直稳坐中军账就好了,不要动不动就亲自带兵攻城、援军。这样他自己就能迅速掌握突况,迅速做出处置。

  要是自己白天狠下决心就好了,不要动不动就担忧战士的伤亡,不要一遇到困难就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火军有大口径火炮,大不了多浪费几发炮弹就是了。直接轰开城门,派将士冲杀进去,一个小小的金口城,岂不是唾手可得?

  要是自己当初就认清杨秀清的奸计就好了,直接一口回绝杨秀清,不派兵参加西征。

  若杨秀清敢进攻火军,陈城就敢和太平军干仗,省得受现在这股鸟气。

  或者干脆宣布独立算了,不怕他太平军,也不怕他湘军。谁敢挡陈城,火军就要灭谁。以火军现有的实力,不说可以逐鹿中原,争霸天下,最起码可以扩大地盘,筹足粮草,不必看别人的眼色。

  火军西征有五千人马,又有火炮、“雏鹰号”等利器,却一味避让,不敢出战。现在可好,一退再退,由退而败。

  越想越窝囊。

  大家走了一夜,士气非常低落,个个都垂头丧气,不愿言语。

  行至凌晨五点,天色发白。

  陈城一行人拐上大路。

  赵玮派人四处侦察,才知道大家已进入武昌地界。

  到了下午陈城找到黄宇的一团、李想的三团。大家合军一处,清点人数只有一千八百余人。

  王韬、张航那边仍然毫无消息。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