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九章 故汉官仪_纵兵夺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单说使郭汜杀李傕,这不是上策;但定下此计只有三个可能,要么李郭来了,郭汜要杀李傕;要么李郭来了,二人要借机杀燕北;唯一不来的可能便是他们两个怕了,直接领兵打过来或是不敢来洛阳。

  这种可能极小。

  以李傕郭汜的性格,前两个可能居多。

  “燕某不惧风险,欲平天下,必先奉迎皇帝,教天下重整礼仪,方可尊奉王事讨不臣。至于以身犯险,李郭二贼比之袁绍公孙当如何?”燕北说着洒然笑了,为了避免郭嘉等幕府臣僚的担忧,不屑道“彼时我等俱为校尉,董公死后乱臣贼子窃据王命霸占长安,率兽食人。燕某于北扫公孙承刘公,助文节以驱袁氏……他们比之燕某,相差远矣!”

  众幕臣闻言皆笑,燕北着实少有这般倨傲自夸的模样,只是深知其性格的幕僚见其这般,更知晓其心头对李郭之忌惮。

  燕北是在给自己打气。

  不过说罢,燕北显然不愿再在这个话题上多谈,转而对一众幕臣拱手道“便是以身犯险,也只能如此引诱李郭至洛,若郭阿多从燕某刺李傕最好,便是不从,燕某便依靠典、管、太史三君,共斩李郭于白马!诸君之要务,便要议定奉迎陛下的诸般事宜。州郡中可有对朝廷仪制有所了解的官吏?”

  整个燕氏在幽州冀州近乎野蛮生长,无论是如今的新仪制还是乡里之地原始的法度,都与朝廷格格不入。这并非是燕北担忧当地方诸侯与皇权结合带来的碰撞会给他造成麻烦,而是说到底,就是燕北自己对他们自己治理地方的法度……都并不信赖!

  他们能将幽冀治理为现今比近畿州郡稍强,并非是他们在制度上有什么长处,而完是州中英才强于各州。沮授、荀悦便不必说了,一人提出屯田、一人主张修武,而他们做的却是与主张恰恰相反的事,荀悦行借辽东屯田之机壮大幽州耕策、沮授支持修武主张总领冀州军务。

  单单那各地太守,诸如徐邈、司马朗、郭昕、鲜于银、鲜于辅、牵招、应劭等人,哪个不是一时之杰?若在天下为乱之时,他们这些官吏远能比现今做的更好!可现在呢?他们只能付出更多的精力,来达成过去平和之时庸人太守近乎相同的政绩,然后便使幽州冀州成为天下强藩。

  旁的诸侯,还不如他们呢!

  “若说官吏仪制,将军何不询问冀州牧韩使君?”陈群拱着手,通常有郭嘉在时他是不愿多说什么的。他的性格与郭嘉不合,却又都在同一幕府做事,所幸陈群仍旧将不少精力放在编书上,否则恐怕会找出郭嘉不少毛病,而现在对他来说正是纠正燕北部下草莽习气的最佳时间,遂拱手道“现赵郡太守应劭,世勋世禄,又精通朝廷律法,将军何不传信于他,让他编撰仪制……承董卓之乱,就连朝廷的典籍亦多有遗落。普天之下,恐怕只有将军能复仪制了。”

  “那便就依长文的建议,传信冀州别驾荀仲豫、赵郡太守应仲瑗、幽州书院邴根矩、国子尼,共搜集典籍,重编汉仪,将幽州藏书、书院,迁至邺城……三兴汉室的太学,就要在诸君手中建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