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1章 夺堡(一)_乾隆四十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吉林乌拉才行。

  等驿马驶过,分散驿道两旁的民夫们便从马车上取下工具,开始给刚才那个泥坑填平。

  乾隆五十年正月底,再次领命的阿桂和福康安二人,带着京城火器营的两千兵马先行北上吉林。在福康安的力争之下,清廷从盛京和关内各地旗营调派了大批兵马,其中七成都是火器部队。

  这次乾隆下旨从各地征调八旗兵马总共是一万零七十一名,包括汉军八旗火器营八个营,满洲火器四旗四营,前锋四旗一营四旗,防军营与骁骑营各两营。

  因为是关外龙兴之地作战,乾隆、颙琰和福康安等人都不想让绿营掺和,所以从各省调的也是驻防八旗。

  山西、陕西、直隶、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四川各省将派出一千至两千的驻防八旗部队北上。除此之外,福康安又奏请乾隆从内扎萨克蒙古所属的科尔沁六旗、喀尔喀左右翼、鄂尔多斯七旗等部调骑兵五千人。

  就算是这样,福康安仍嫌不够,他和阿桂不停的向军机处发奏章请求继续调兵。

  北京城的颙琰跟和珅等人。被福康安和阿桂的大动作搞的焦头烂额,每日大部分的公务都是在安排各地北上人数以及催促出发时间。

  古代的调兵实际上就是调拨粮草,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没有粮草供应,部队是没办法出动的。但是满清的粮饷制度很奇葩!因为八旗兵源是分省驻扎,所以要跨省调兵就需要本省自己筹集军饷,然后在战争结束后再去兵部奏销。奏销时需要到兵部核算,而拨款时还要先付两成的火耗银。

  这对江浙等富裕省份还好说,对于西北的穷省简直没活路。所以各省最多也就调动两千人出征,再多了就真负担不起了。

  福康安和阿桂一到吉林,就下令在吉林城外修建铸炮厂,就近铸炮,以弥补调运的火炮不足。

  另一边的北海镇。

  自从过了正月十五,北海镇就发布了总动员令。

  安保部再次从流民中征募了三千人,凑够了五千人的部队。士兵的来源三分之一是陈青松下属的建筑工人和伐木工;另外三分之二则来自年前刚到的那一万八千人。

  原本的两千人部队除了驻防虾夷地的两个连,以及编成新兵教导队的人外,其余士兵在这一个多月里都被练疯了。在刘胜和王远方制订的训练大纲中,除了加强基础军事技能训练外,埑壕防御战术成为训练中比重最大的部分。而在这一战术中最重要的,就是机枪和火炮。为此,原本归鲁寿山带领的那个连队,被全部改编成了火炮部队。

  医院那边由刘思婷带着大批家庭妇女们,制作了大量的战场急救包。新一批的救护员也开始了培训。鉴于富尔丹城离北海镇过远,非常有必要在当地建一个医疗站,于是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