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6章 余心之所善兮_乾隆四十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欢而散。沙俄帝国这两年间一直在积蓄力量,目前从托博尔斯克到圣彼得要塞一线,俄军放置了最精锐的“叶卡捷琳娜集团军”。虽然打不过北海军吧,可对付那些纪律散漫的哥萨克酋长国军队倒还绰绰有余。

  赵新没心思让北海军替哥萨克人流血,只有自己奋斗得来的才会珍惜。况且在赤岩城的部队只有两个团,自保有余,出击不足。托博尔斯克虽然在目前的西伯利亚地位很重要,但他更看重目前还只是个小县城的秋明。

  正说着话,担任贴身护卫的尹兵卫走了进来,在注视着沙盘的赵新耳边轻声低语了几句,赵新有些诧异的“噢”了一声,悄声对尹兵卫道:“他说什么事了吗?”

  “没有。”

  “就说我正在开会,让他稍等一会儿。”

  “是。”

  会议散了后,吴思宇凑过来问道:“谁来了?”

  赵新道:“汪中。”

  “大老远他跑过来干什么?”

  赵新没有回答,反而望着吴思宇问道:“你以为呢?”

  吴思宇想了想道:“科举?”

  “嗯,他这是着急了。年底的时候袁枚和赵翼都来了信。”

  “袁枚我听说过,《随园食单》的作者。赵翼是谁?”

  “老兄,咱别戴个眼镜冒充有学问。敢情人家写了那么多书,您就记着吃了?”赵新笑着揶揄了两句,解释道:“赵翼这人很有名,进过军机处,给乾隆当过秘书,写过诏书,还给阿桂和李侍尧当过幕僚。后来中风成残疾了,去了安定书院教书。”

  “说实话,我一直没想明白你为什么要开科举,废了不挺好的吗?”

  赵新决定跟吴思宇好好谈谈这个问题,让大家对此有个正确认识。他整理了一下思绪,道:“停废科举,开办新式学校当然是趋势,但眼下不是清末,外敌根本谈不上,社会矛盾也没那么尖锐。我考虑了很久,如果冒然废掉,就会人为制造出一场社会危机。”

  “什么危机?”

  “传统士绅阶层瓦解。”

  “瓦解不是正合你意?我记得伱说过公有体制下搞工业化,士绅是我们的天然敌人。”

  “这话我的确说过,不过事情得分两面讲。科举可不光是造就知识分子,而是造就士绅阶层。你想没想过,在学校普及到乡村之前,士绅阶层的突然消失意味着什么?”

  “什么?消灭地主阶级?”

  “是‘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的彻底瓦解,继而导致整个社会阶层重组,也会使农村社会急剧衰落。”赵新吸了口烟,缓缓喷出道:“以我们目前的能力,根本无法应对这样的局面。”

  “咱们不是搞土地改革么,农村会衰落?”

  “会。你别小看,在乡村行政体系建立并完善前,基层法令的传播和公共道德教育都要靠士绅。没了这些人,咱们的法律形同空文,大字不识的老百姓有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