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八章 晚来风急(四)_大明望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新投来的李鐩,倒也听话,与杨廷和结了亲家。只可惜杨廷和嫡出那个女儿早早定亲了,这拿庶出女儿联姻,到底不够稳固。不过现下倒也不急于收服杨廷和,让他站干岸就行。

  毕竟,杨廷和在小皇帝心中地位甚高,其站在哪边可能对战局有着不小的影响。

  刘瑾心下又起盘算,李鐩既这样知情识趣,他兄长李鈞也可以挪挪位置了。听说张元祯快死了,居然还不上表致仕,哼,等这老东西死了,空出来位置又可以调换一番了。

  遂,这一夜,刘瑾私宅中灯火通明直至后半夜。

  翌日上朝,刘瑾是精神抖擞,准备舌战群儒。

  可惜,再次被寿哥所下旨意打乱了节奏。

  先是降旨,崔杲乞盐引事,掌户部的阁老李东阳所提议,一半儿价银一半儿盐引。

  朝中诸人不免解读为小皇帝的让步妥协,毕竟杨源毙命廷杖之下,在不少人想来,这样小小年纪的皇帝,应是心中不安的吧。

  更多的人认定,既然皇帝有退让的意思,那就应该乘胜追击!

  然就在揣着不少话待奏的御史、给事中们准备出来用杨源之事给内官们沉重一击时,又一道圣旨下达。

  皇上驳回了前日南京十三道御史李熙以灾异条陈十事中弹劾礼部左侍郎王华讳名首赂养病事,不收王华自辩的折子,称事情已白,王华勿需自辩,尽心所职便是,并以日讲赐冠服!

  这折子里奏了十事,且弹劾太监三人,文臣二十四人……可不单单是王华一个。

  但皇上却只对王华加以恩赏,还赐冠服!

  这是一个无比明确的信号!

  虽然王华力辞赏赐,甚至辞日讲,表示为言者所论心自不安。

  皇上态度却更加温和起来,连称先生乃父皇先朝讲官,如今又为朕日讲,赏赐冠服实属旧典,不必辞。

  众御史言官面面相觑,终是都将目光投注到三位阁老身上。

  其实大家心里也明白,皇上这是“一招鲜”——每每与内阁有分歧,便会祭出王华这柄神兵利器,示威于内阁。最终也肯定是与内阁达成某种妥协。

  只不过,这次,这声“狼来了”显得格外真切些。

  因为,上个月初,礼部侍郎张昇刚刚以病乞休,皇上只温言让其养病,并未准其致仕。

  但既已说到养病,那致仕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

  这次,只要皇上努努嘴,张昇这边一致仕,王华升礼部尚书再入阁,也是顺理成章。

  众人心里都犯嘀咕,却也都按兵不动,且先看看大佬们如何反应吧,万一王华入阁……这个这个,还是莫做那出头的椽子罢。

  刘瑾也饶有兴致的觑着三位阁老的脸,虽然因着王华不肯入他门下,他是十万分不想让王华出头的,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嘛。

  他咂咂嘴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