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二十一章剑走偏锋_变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

  听严胜森说罗观泰为了办好这件差事,自己贴钱收买线人,这份心意就值个七品参军,明日召见罗观泰等人好生嘉奖,孤可是赏罚分明之人。等化州将玉石开采出来加工,孤就不缺钱用了,到时候让罗观泰多找些武林中人替孤办差,这些武林人不讲规矩,但却好用。

  …………

  田守楼的急信通过镖局寄来,江安义大吃一惊,派人请来了张克济。将信交给张克济,江安义忧虑地道:“守楼在京中听闻,天子认为我在化州威望过高,有意将方公调走,换周永桐来化州任刺史。”

  张克济边看信边道:“文贞公(韦相韦义深)的女婿周永桐吗?他纪比起方公小不了几岁,天子对韦家人倒是信得过。”

  韦义深有两个女婿,长婿周永桐殿中少监(从四品上),次婿张源官居右武卫大将军(正三品),肃帝北征之时张源官随同出征,并没有什么功劳,返京后仍回了左武卫做大将军。周永桐是个儒雅文士,年少得中被韦义深看中,招为女婿,韦义深为相时他从县令做到别驾,再调任京官,做到殿中少监,按步就班并没有得到老丈人的照顾。石重伟即位,姐夫韦祐成是他信得过的人,爱乌及屋韦家长婿也得了天子赏识,准备派已是刑部侍郎的周永桐前来化州取代方仕书。

  张克济放下信道:“周永桐倒是个忠厚长者,他来化州之后多半萧规曹随,张某猜天子派他来之意,无非是盯着主公是否有异常的举动,这是明谋。估计是洛王爷来化州之后向天子说了些什么,天子对主公有些不放心,但冒然将主公调走,又怕边境不宁、税赋受影响,索性调走方公,换周永桐这样的亲信来盯着主公,等过两年化州安定下来,再做安排。”

  江安义怫然不悦,道:“江某自问对朝庭忠心耿耿,怎么如此待我,先是不让彤儿来化州,接着把方公调走换个光会吟风咏月的书呆子来,又要江某为朝庭卖命又把江某当贼看,江某索性奏本回家与家人团聚便是。”

  张克济笑道:“说起吟风咏月周永桐可比不过主公你,主公行得正坐得端不用担心周永桐,周永桐算是个君子,不用担心他无中生有陷害主公,天子派他来总胜过派程明道这样的小人来。”

  江安义叹了口气,闭口不语。他和方仕书相处七八年,彼此之间十分了解,江安义对方仕书十分敬重,而方仕书也视他为子侄弟子,没少指点他为官做人的道理。前些日子方仕书还说,再在化州做个三两年便告老还乡,在香雪居中教习子弟逍遥余生,没料到圣旨很快就要将他调往别处。

  张克济道:“风起于青苹之末,天子对主公生出疑心,不可不慎。”

  江安义意气消沉地道:“记得初入泽昌书院有三试,苏先生以‘殷有三仁焉,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试言高下’相诘,江某答‘君可谏则谏,不可谏则去,留有用之身,或牧守一方或教育一地;若国家危难关头,则虽死不避,为国尽忠;若太平安定之时,则退之江湖以待时机,为国为民多做些实事,三仁不分高下’,想不到事隔多年,江某自己要做出选择了。”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