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8章 王熙凤:我心纠结_红楼大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8章王熙凤:我心纠结

  对于秦可卿提的置办祭田之事,贾芸和薛宝钗曾私下商议过。

  然而,贾家族人群体太大,船大难调头,就算置办了祭田,也留不了多久。

  因为在金陵祖地那边,有现成的例子在。

  以前贾家置办的许多族田,现在都被不成器的后辈败光了。

  一旦遇到灾慌年,族人首先想到的是将族田抵押了,或者当了,换取粮食。

  久而久之,不过几十近百年功夫,原先贾家老祖宗置办的十多万亩祭田,就只剩下万亩不到。

  就算如此,那万亩祭田也都被金陵老家的那些族人给瓜分了,只留了百十亩地,专门用来祭祀之用。

  这事儿也没人去处理,因为是贾家住在南边儿的,那些族长族老带头干的。

  贾家在金陵有十二房人,就算有哪房族长或哪房族人带头整顿族田,也会让其他族房的人群起而攻之。

  终上所述,就算贾芸想置办族田,也有心无力,至少现在是这样。

  要不然,就会给那些好吃懒做的族人做嫁衣。

  更可恶的是,别人还会念贾芸的好,因为族产是整个族房里的人共同拥有的。

  薛宝钗道:“只有等老爷以后功名更胜,家族更大了些,自己称尊做主后,才能为子孙计,大量置办族田,就眼下来说,还为时尚早。”

  “原来如此!”秦可卿恍然道,“我以前在贾府,时常纳闷儿,为何就算家里有财产,也不多备祭产,原来还有那么多的道道。”

  王熙凤叹了口气,摇头说道:“其实这些难题,以贾府的威望来说都不是事儿,府里真要有立起来的人整顿族田,也没人敢有怨言。”

  “归根结底,还是府里没了顶梁柱,没人出头为家族后世谋划的。”

  薛宝钗颔首道:“大房的情况大底如此,不过咱们三房却不一样,因为都穷,族田本就不多,仅剩千余亩,名义上那些地还是族里的,实际上早被族人瓜分了。”

  王熙凤点头道:“这倒也是,那田被族人种着,每年也按时给族里上租子,也没有不让他们种的道理。”

  “可让他们种着,一来租子没有给外人种收的多,二来一旦遇到灾慌年月,就有极大可能被他们卖掉,那会儿为了活命,族里还能阻拦不成?”

  薛宝钗浅笑道:“所以一个大家族,唯有诗书传家最能传承久远,其他的大家族大都泯灭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中,这不是没有道理。”

  “难怪芸哥儿现在就要求家里的人要识字明理,这也是为了将来计吧?”王熙凤恍然道。

  薛宝钗微微颔首道:“是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咱们家你又不是不知道,女眷很多,今后每人生一个,都不能小瞧,想要诗书传家,一个良好的书香氛围是必不可少的。”

  李纨突然插话道:“这事儿做的对,只要一直坚持下去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