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讨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的确能救,但是从此就在陛下心里埋下了一根钉子。”

  “所以你这处理的方法,说到底屁股还是歪的。这是术,不是道。”

  “清明之君,不可以利动,唯可以理屈。”

  “大苏无罪,但是有过。有过,就得认,无罪,就得分析明白。”

  “今上至少还是听得进去道理的君主,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讲明白道理,分析完对错,然后承认应当承认的部分,剖白不应承担的部分,主动请求责罚,才是正途。”

  “至于中间的那些小人,只要与陛下的交流渠道断绝不了,他们其实就无计可施。反而会企图蒙蔽圣聪,招致灾殃。”

  “子由的做法,是不信任人君能秉公处事,乃以术相欺,以计相迫。”

  “这样做,虽然救得了子瞻一时,终究救不了子瞻一世。”

  苏辙拱手:“小幺叔,那要是陛下还是坚持要治长兄的罪呢?”

  苏油淡淡地说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疏注》说得很清楚了。”

  苏辙点头:“辙受教了。”

  解释这句的大佬很多,苏油偏偏将《论语注疏》提出来,是因为里边解释是这样的:

  ——此章仲尼患中国不能行己之道也。

  ——我之善道中国既不能行,即欲乘其桴筏浮渡于海而居九夷,庶几能行己道也。

  苏油哈哈一笑,歪着脑袋问道:“从我者,其由与?”

  这是上一句的下句,“由”在此本来指的是子路,子路又叫仲由。

  现在被苏油拿来取笑苏辙。

  苏辙拱手:“未尝不喜。”

  苏油摇头道:“可别忘了,就连夫子都感慨——‘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两人的对答还是继续引用刚才的《论语》的后续,全文是“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意思是子路你的勇气比我还大,但是别忘了,我们没有地方获得造筏子的材料啊。

  苏油认真地说道:“夫子真的是找不到去到‘彼岸’的材料吗?我想不是的。只是他在这个世界的牵绊太多,眷顾太深,实在是不忍心‘放下’才对。”

  “这当是治儒者和释老的区别,子瞻子由,你们是聪明之人,此节自然无需我多加提醒。”

  苏轼和苏辙一起躬身:“谨受教。”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