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3【国际化的北京国子监】_梦回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奔驰,把他们带进更加光怪陆离的世界。

  “今天进城,带你们去国子监注册。”黄煦敲开他们的房门。

  三人站在过道,齐刷刷朝黄煦作揖:“多谢先生!”

  十多个奴仆跟着下楼,黄煦皱眉道:“带这许多家奴作甚?一人只许带一个,专门给你们背书箱。”

  “是!”三人乖乖听话。

  南城外和东城外都非常繁华,外地商贾多住在城南和城东。商业的兴盛带动城市繁荣,城墙根下到处都是民居,并且在城外形成了街市。

  舒拉克走到街道上,好奇左右张望,看到许多背着书箱的士子。他忍不住问:“这些都是学生吗?”

  黄煦解释说:“应考士子。下个月就会试了,他们如果考试过关,就能被取为进士,然后授予各种官职。”

  特里维迪问道:“他们都是贵族吗?”

  黄煦笑道:“他们大部分是平民出身。在大明,只要户籍正常,每个人都有资格读书考试做官。”

  三个印度青年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突然,一群官差出现,把靠外围的解释弄得鸡飞狗跳。

  工部营缮司郎中汤训,正是王渊的贵州老乡,也是一起拜入王阳明门下的同窗。他手里拿着营造图纸,大手一挥,最外围零星的民房就要被拆除。

  这些民房,本就属于私人违建,朝廷可以直接拆了。当初刘瑾在城东建玄明宫,就拆除了上千户违建房屋,而且一分钱补偿款都不给。

  王渊自然不能这么做,否则民间声誉就毁了。

  汤训又指着几座坟茔说:“贴出告示,半月之内必须迁坟,每座坟墓给三块钱的补偿费。”

  舒拉克问:“这是在做什么?”

  黄煦也有些不明白,走过去抱拳道:“见过汤师伯。”

  “你是?”汤训回头问。

  黄煦说道:“弟子黄煦,师从若虚公。敢问这是要营建何物?”

  汤训回答:“筑城,等会试结束就开工。东城和南城都要增筑,把这些民房框起来,不然城外太乱了。”

  “原来如此。”黄煦恍然大悟。

  又闲聊几句,黄煦不便再打扰,抱拳告辞离开,又给三个印度青年解释。

  印度青年们已经麻木,这大明果然富庶啊,城外那么多民房,说筑城便筑城,得花多少金银才够?

  历史上的北京城,只增筑了城南,而且草草了事,因为修到一半没钱啦。

  现在嘛,城东、城南一起增筑,反正国库里有的是钱!

  而且还不免费征发役工,全部花钱请农民工做事,让京畿百姓们勤劳致富。

  城墙使用青砖和水泥修筑,地基用三合土夯实。只要修得足够厚重,坚固程度不输给米浆黏合的墙体,建筑成本还能大大降低。

  进得城门,三个印度青年,顿时深吸一口气。

  街道太整洁了,跟印度的城市相比,北京就好像是神明的花园!

  环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