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6章 为民除害!(求月票)_重生98,崛起从敲微软竹杠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创立微软,开始销售BASIC解译器。

  《纽约时报》的报道中提及,是保罗·艾伦给微软公司取了“Micro-Soft”的名字。

  一九八零年,由保罗·艾伦牵头,微软以五万九千美元买下名为QDOS的操作系统。

  当时,与IBM的协定期限迫近,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正为无法赶及完成操作系统的开展而烦恼,而购入功能齐全的QDOS后,微软即修改其代码以迎合IBM的要求。最后,微软的产品被IBM采用作新电脑的操作系统,而这次合作亦成为微软日后壮大的踏脚石。

  保罗·艾伦在一九八三年因罹患霍奇金氏病而辞去微软的职务,一九八四年离开董事会,经过几个月的放射治疗及一次骨髓移植之后治愈。一九九零年又重返董事会。

  面对这位大神,陆逸明客气地说道:“久仰大名啊。”

  保罗·艾伦也显得相当随和,他调侃说:“我经常听比尔说起你,很难相信,古老的东方,居然能够诞生一位像你这样的年轻天才。”

  陆逸明笑道:“我也经常听比尔说起你,说如果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微软。”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那么一个或者两个靠谱的朋友互相扶持帮衬。

  对比尔·盖茨来说,保罗·艾伦就是他的良师益友。

  陆逸明和比尔·盖茨两个人,向保罗·艾伦阐述了这次做空美股的计划。

  对于好友的意见,比尔·盖茨向来十分重视,因此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对方,认真问道:“保罗,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保罗·艾伦想了想,心里也认为陆逸明的分析很客观,并且成功的几率还很大。

  如今深陷反垄断官司的微软就是最好的写照,曾经的美利坚,为了推动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不惜一切代价,就连华尔街的人也跟风炒作,使得互联网概念股不断被炒热,微软因此而受益,但相对的,整个行业的价格确实已经虚高到了让人咋舌的地步。

  实际上华尔街里也不是没有聪明人,比如知名的做空公司量子基金,初期就非常头铁,公然选择了和科网泡沫作斗争,其掌门人斯坦利·德鲁肯米勒更是直接挑选了十二只被高估的科技新股,做了价值两亿美元的空头。

  但一个聪明人,终究是斗不过漫山遍野的傻子。

  在华尔街金融资本的狂热炒作下,斯坦利·德鲁肯米勒买入的股票股价全都势不可挡地上涨,不到几个星期就让力主做空的德鲁肯米勒损失了超过六亿美元,差点输得裤衩都没了。

  到了一九九九年五月,公司的老客户豪斯曼基金宣布将对量子基金的投资削减一半以上,其他投资人也纷纷赎回自己的资金。

  结果就是,德鲁肯米勒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宣布放弃做空科技股,转为加入到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