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0章 北方小龙虾第一村_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0章北方小龙虾第一村

  山前村,静云厂新厂区。

  “白山电线厂。”

  山前村三山集团第三山,白山电线厂,在今天即将踏上历史舞台。

  “二叔,电线现在市场需求确实很大,短期内应该是赚钱的。”

  “但是不能只关注短期利益,在产品质量、研发创新方面要舍得花钱。而且眼光不要局限在一点,将来还是积极往更加复杂、价值更高的电器方面去转型。”

  “大家要从一开始就树立这么一种意识,将公司做大做强,做成百年企业。”

  赵文牧还是忍不住提醒道。

  对方到底能够领会多少,他也决定不了。

  “做大做强,百年企业。”

  赵学磊重复着他刚才说的话,把这八个字记了下来。

  “阿牧,就咱们这小山村真的可以做出大公司来吗?”

  这就是思想水平的局限性所在了,一开始创办公司的时候,村民们就没有明确的纲领,对公司未来发展没有规划与展望。

  只知道当前赚钱,却不知道未来该往哪里走。

  缺少清晰理性的发展规划,无论是经营五年、十年,企业始终在原地踏步,除了规模稍有扩张之外,在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多元化经营等方面毫无建树。

  故而抗风险能力极低。

  随着市场环境剧烈变动,竞争日趋激烈,这些企业大多陷入了经营困难的窘境。

  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山前村仍然属于富裕村中的典型代表,其未来发展却停滞不前。

  “二叔,不要妄自菲薄,咱农民怎么就做不出百年企业了?”

  赵学磊听后颇有些不以为然。

  “就咱这群泥腿子哪里懂得什么企业管理啊!”

  生产队里文化水平最高的会计也不过是高中学历,半辈子土里刨食儿的农民从来没有学习过什么工商管理。

  也不怪赵学磊会有这种想法。

  “二叔,咱们自己不懂没关系啊,聘请一些高学历人才来帮忙管理公司啊!咱们只要把股权牢牢抓在手里,安安心心在家当老板,让手底下人干活不就行了!”

  赵文牧直接拿自己举例。

  “二叔,你看静云厂老板是咱俩人对吧,但是平时不都是美云那丫头在管理吗?咱也没少赚钱对不?”

  静云厂确实是个很好的例子。

  赵学磊仔细品味了一下,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要不说还是你小子聪明啊!美云这小妮子怎么就被你给找了出来呢!”

  郑美云日常待在静云厂,跟赵学磊见面次数很多。

  而且赵学磊时不时就往静云厂跑,去跟郑美云学习企业管理知识。

  要说他最佩服谁,第一当属赵文牧,第二则是郑美云。

  这个小妮子是个有本事的孩子,将来前途不可估量。

  赵文牧能挖到这么一块儿宝,让他很是羡慕。

  不管怎么说,赵文牧一番话让赵学磊这位生产队长从此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