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6章 常温超导材料和无人出租车_重生英国之金融大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点亏损还是能够承担得起。

  但是我国未来具备建设城铁的城市数量高达150多个,如果平均每座城市年亏损10亿元,那一年的亏损总量就高达1500多亿元。

  中国房屋公司未来总体实力是可以承担这个运营成本,但是主体责任要捋清楚,这本身就属于公共服务产品的一部分,不属于完全商业化的产品。

  所以林和霞的意思就是让中国房屋公司在和政府谈判的时候,必须要将相关的补偿协议明确下来,不然后面肯定会出现问题。

  商业上的事情必须要先小人后君子,这方面不提前谈好,最好就不要贸然的答应投资城铁,这是林和霞给赵一提供的意见。

  除此之外,林和霞还提供了许多地铁商业化经营的众多方式,例如将地铁站点的内部空间建大,里面可以修建商业店铺,为地铁公司开拓财源。

  除了开拓更多的财源之外,还需要尽量节约成本,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节流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减少亏损的方法。

  其实这样的想法,赵一也有,例如他们给低速磁悬浮列车配上了自动驾驶技术,就是为了减少相关人员的需求。

  而且星空动力公司之所以这么晚才拿出满意的动力系统,就是为了节约能耗,减少地铁的运营成本。

  甚至未来地铁必要配备的工作人员,也会使用机器人来代替真人,反正一切能够节流的方案,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尝试。

  其实如果从总体情况来看,中国房屋公司就算是承担了亏损,也不算很吃亏,原因就在于他们早就将城铁路线上的物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了。

  虽然城铁运营是亏损的,但是这些城铁沿线的物业却是水涨船高,会给中国房屋公司带来不菲的收益,加上中国节流技术的使用,总体上应该是盈利的。

  但是话不能这么说,该和当地政府谈判还是要谈判的,因为还需要计算如此庞大资本投入带来的利息损失,不能只看表面损失。

  如果这150座城市,平均投资规模在500亿元,光是地铁的总投资规模就要高达万亿元,如果按每年5%的利息计算,光是利息损失,每年就高达3750亿元。

  所以当地政府必须要将城铁经营的亏损给弥补回来,而相关的物业收益,则是算作中国房屋公司投资的利息收入,这样算账才算是正常的。

  说实话,磁悬浮列车相比起普通地铁,建设成本确实是要高很多,如果能够将建设成本控制在每公里1亿元左右,是相对合适的。

  3亿元每公里的成本,未来的运营压力肯定会很大,但是低速磁悬浮作为城铁交通类型,他认为是最合适的。

  不过成本之所以如此高,并不完全是建设成本如此高,而是因为我国关于磁悬浮的产业链目前不成熟。

  这次在城铁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